指尖的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2个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唤起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教学重点1.掌握难认、难写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唤起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一、质疑导入1.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2.生质疑。3.教师梳理,能够由学生互相解答的不必讲解,难懂的准备讨论。二、新授:深入理解,走进“指尖的世界”1.“所幸的是,总有善良的人们愿意给他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他们相信,无法驱走黑暗的时候,美好的心灵更是可贵的明灯。”“善良的人们”指的是那些关爱盲人的人,为盲人教育工作奔走奉献的人。“美好的心灵”指对生活充满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课件:补充西藏盲人学校德籍女校长的资料以及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他们善良美好的品质,受到思想的熏陶。)师:带着对他们的崇敬赞美之情再读一读这句话吧!2.“厚厚的盲文课本,由许许多多凹凸的小点组成。孩子们静静地读着,指尖灵巧地移动,仿佛走在通向光明世界的长廊里。”“长廊”指什么?学校。板书:学校为什么把学校比作一条长廊?理解:学校就是教育孩子认识世界,走向生活的长廊。课题为“指尖的世界”,现在你如何理解?盲孩子失去眼睛,他们看不见,他们最直接地感知事物、生活的方式就是触摸。通过双手读书学习,弹琴画画。对于常人来说,世界在我们的眼里,而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在他们的指尖上。3.“但若是每一日,他们的快乐与信心都多一点儿,那么,他们便会在都市的转角、在树梢送来的微风中、在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之间,看到曾经想过或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都市的转角”“树梢送来的微风”“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指什么?指的是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他们“曾经想过”什么呢?而他们“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又指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盲孩子虽然看不见这个多彩世界,但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是路人的帮助,或许是清晨凉爽的微风,依然能让他们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体会这句话告诉我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要有乐观的心态。板书:自信、乐观幸福的生活三、扩展延伸1.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谈向盲孩子学习乐观、自信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可以谈盲人成功的事迹……2.总结: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并为之努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四、布置作业1.复习会写字。听写。2.写下你读后的感想。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4.写一条公益广告,号召人们加入到关爱残障人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