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字理识字教学的四大优势【内容摘要】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就是独特的有效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它使识字轻松有趣;汉字学习系统化;最大程度上纠正错别字;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丰富内涵等四大优势,它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方法。【关键词】字理优势兴趣文化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在多年的字理识字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了其以下四大优势:一、运用字理识记汉字轻松有趣以往的识字教学只注重从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组合去分析字形,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每个字的音形义,久而久之就感到单调、枯燥、1乏味,没了兴趣。其实,我国的汉字具有形义结合、见形明义的特征,有其独特的构造方式。“字理教学”挖掘了汉字这些固有的趣味因素,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特点。教师在识字教学时若能通过一些较为轻松、愉快的教学手段,进行生动形象地启发诱导,就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的热情。字理分析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使汉字在儿童的眼里变成了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汉字形、义的特点,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从而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也让学习汉字变成了他们的需要,这样,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会高度的集中,识字效率大幅度提高。如教学象形字“水”时,教师可先出示河水图,再出示“水”的古文字让学生观察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最后出示楷书“水”。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观察简洁的“水”字的演变图,就能很好的识记生字了。如在教学“木”与“本”“末”字,“刀”与“刃”等这些形近的指事字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等方法进行识字。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区别,对字形字义熟练讲解,就能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汉字世界,了解汉字的博大内涵。而对于会意字教学,则可以通过编字谜,编顺口溜的方法记忆会意字,效果不错。如:休:人倚木下小憩。尖:上小下大(尖);“田里干活出力气”(男);“上一下一,正七倒七,互相学习”(互)两火相叠,火上有火(炎)……这些字谜琅琅上2口,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并且,潜移默化中,学生感到了汉字具有表意性的特点,可谓一举两得。二、运用字理有助于系统地掌握汉字汉字教学如果孤立地进行,一个一个地教,一个一个地记,这样效果不会太好。其实汉字是一个互有联系的符号系统,它们的组合有理据,有序列,有层次,有类别,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而以简驭繁,成批识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昭”字,从“日”、“召”声,“召”又从“口”,“刀”声,共得三个基础字,然后构字原理循序渐进地联系相关字形进行教学,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互有联系的字形。如以“日”为义符,可以组成“明、杲”等会意字,“暖、晴、晚、旺”等形声字;以“口”为义符,可以组成“名、鸣”等会意字和“召、叫、喊、啡”等形声字,以“口”为声符,还能产生“扣、叩”等形声字;“刀”作为构件,同档能构成“利、则”等会意字和“刺、刻、叨、忉”等形声字;进而“召”又组成“昭、招、沼、诏、迢、笤、龆、苕、绍、邵、邵、韶、劭、髫”,“昭”又组成“照”……诸如此类,先识字成为后识字的基础,相关联系的字互为背景,互有联系又互有区别,这样从字理出发按构形规律成系统的教学汉字,比起忽略字际关系的死教硬记来,效果无疑会好得多。我们讲字理教学,特别要强调字理的系统性,讲一个字可以联系一串字、一批字。3三、运用字理纠正错别字效率高形近字给学生的认读和使用带来很多麻烦。通常对于形近字的辨析只是在形体上作机械对比,看哪儿多一横,哪儿少一点,哪儿跟哪儿不一样,然后让学生查字典比较相互间在音义方面的差异,学生只好死记硬背,并不明白形近字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