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水泵基本知识技术讲座01目录§1.泵的定义、分类及基本参数§2.叶片泵的特性曲线§3.泵装置特性曲线及泵的运行工况和工况调节§4.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5.水泵故障典型案例分析§6.水泵技术发展趋势§1.泵的定义、分类及基本参数1.定义——泵是一种转换能量的通用机器,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它所输送的液体的能量。2液体的能量包括:位能——液体所处的位置提高之后,则能量增加;压能——液体所受压力增大,则能量增加;速度能——液体运动速度增快,则能量增加。2.泵的分类按泵的工作原理分为三大类:⑴叶片式泵——又分为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⑵容积式泵——又分为往复式泵、转子式泵;⑶其他泵——包括漩涡泵、射流泵、水锤泵等。火力发电厂用泵如循环泵、冷凝泵、锅炉泵是电厂的三大辅机泵,都属于叶片式泵一类。所以下面的内容主要是讲叶片式泵。3.叶片式泵的基本参数⑴流量Q——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液体的数量,计算单位用体积单位:m3/h,m3/s。由于水的重度为1,所以多少立方米也就是多少吨。⑵扬程H——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后其能量的增值。单位用m表示,也有用压力单位Kpa来表示。⑶转速n——泵转子每分钟转数,单位为:转/分钟,r/min。注意:n是指泵的规定转速,泵的Q、H、Pa、NPSHR值都是在规定转速下的值。当实际转速nt不等于n值时,泵的各性能参数值都会有所改变。⑷功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轴功率Pa——原动机传给泵的功率,即泵的输入功率,单位为KW。配套功率Pe——指泵配套原动机的额定功率,单位KW。水功率Pw——泵的有效输出功率,计算公式为:(KW)式中:γ——1000Kg/m3Q——m3/sH——m⑸泵效率η——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泵效率的高低与泵的型式和流量大小有关。离心泵的效率国家已制定标准,标准代号为GB/T13007-91(见资料)⑹汽蚀余量NPSH汽蚀余量分为泵必需汽蚀余量NPSHR和装置有效汽蚀余量NPSHA▲泵必需汽蚀余量NPSHR——使泵不发生汽蚀在泵进口处单位重量液体必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单位为m。泵必需汽蚀余量的数值由试验测定,一般只在泵性能工作范围内测试3点,即中间设计流量点和两个边界流量点。3▲装置有效汽蚀余量NPSHA——相对于泵汽蚀基准线而言,装置提供给泵的有效汽蚀余量。其计算公式为:式中:Ha—当地大气压的水柱值,一般标准大气压Ha=10.33mHv—汽化压力,温度为20℃的水汽化压力为0.24mHg—泵吸入水位相对于汽蚀基准线的高度差。在基准面以上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单位为m。Hc—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一般hc=0.3~0.5m。⑺比转速ns——表示泵叶轮特征型式的无量纲常数。ns的计算公式为:式中:n——泵转速,单位为:r/minQ——泵流量,单位用m3/s。若为双吸叶轮,取Q/2H——泵扬程,单位用m。若为多级泵,取单级扬程Hi。当ns=40~280,属离心泵当ns=300~600,属混流泵(斜流泵)当ns=600~1400,属轴流泵所以,泵的三个基本参数Q、H、n的值决定了ns值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泵的叶轮型式即泵的型式。⑻汽蚀比转数C——表征泵汽蚀性能好坏的无量纲数。式中:Q——泵单吸流量,m3/s。4n——泵转速,r/min。NPSHR——泵设计流量点的必须汽蚀余量,m。一般离心泵的C≈900特殊好的高汽蚀性能泵,C=1000~1300。C与η相互有制约§2.叶片泵的特性曲线1.叶片泵的特性曲线——共有四条线:H-Q、η-Q、Pa-Q、NPSHR-Q2.不同泵的性能曲线的形状有所不同,见下图1、图2、图3:≤300=300~600>600~14003.对曲线的理解H-Q曲线:⑴表示泵工作点轨迹,泵运行工况(Q、H)离不开此线;⑵泵工作时,H与Q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η-Q曲线:⑴泵设计工况点的η最高,离设计点越远,效率下降越多;⑵依据高效区的宽窄确定泵的Q、H工作范围。Pa-Q曲线:⑴不同的泵,Pa随Q的变化规律不一样。离心泵的Pa随Q的增大而增大;轴流泵的Pa关闭点最大,并随Q的增大而下降;混流泵介于两者之间。⑵确定配套功率和泵启动方式的依据。离心泵关阀启动;轴流泵开阀启动。NPSHR-Q曲线:⑴确定泵安装高程的主要依据,也是确定泵工作范围的依据之一。⑵泵厂试验时,一般只测工作范围内的三个流量点的NPSHR值。超出工作范围外的NPSHR值变化(上升)很大,无法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