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们的努力的方向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意义。首先是情感愉悦的意义。音乐教育具有情感愉悦的功能,这种愉悦情感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音乐教学中审美活动是经验积淀所反映的一种美感享受,这种复杂综合的心理过程体现在音乐教育中,便产生“寓教于乐”的共性规律。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在求知、探索的黄金时期,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也就是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健康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通过音乐学习,学生的情感世界会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①。如何将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与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融合,以实现音乐教学的美育作用。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初中的学生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一生。朱婉婷是一个令任课老师都头疼的学生,她会在你的课上摆出一副“吊儿郎当、不认真”的样子,头转来转去,不时乱插嘴,打断你的讲课;你要是对她批评教育时,她立马会摆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眼睛瞅着地,或者是一副不合作的样子;其它任课老师都说,她的学习态度不认真,但是小妮子的脑子很灵活;喜欢与顽皮的学生交往,对打架特感兴趣,若是哪儿打起来,总会看到她的身影,要么参与,要么看热闹,边起哄,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不过她也是班级里的“百晓生”,样样事情,大小事问她准知道|(这或许是当了班长的缘故吧)。一、心理上分析朱婉婷是属于那种情绪方面不稳,喜怒无常的类型。表现: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现象;常为一点小事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耿耿于怀。二、造成原因1.家庭她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对其不关心。在遇到成绩不理想,或在学校里做了错事,她的爷爷就动打,奶奶就骂,在这种教育方式的生活下,造成万事喜用武力解决,好打架。2.学校上课不认真,捣蛋插嘴,是她的代名词。任课老师对她都很头疼,每一次的批评总会都有她,渐渐弃之而缺少耐心地与之沟通,且在长时间批评后的不悔改,在语言上可能有些粗。在课上课下时都会有她的“游迹”,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却几乎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美。造成与老师对着干,抵触的情绪,听不进老师的批评、劝导,使学校对她的思想教育不能落到实处。3.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初中时期,身体处于迅速发育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这一阶段心理发展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朦胧的阶段,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却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浅意识或有意识的想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去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这时容易冲动,且行为不易预测,逆反心理比较强。所以对于家里劝导和老师的批评中产生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