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20161/17大班幼儿教案小猴子下山设计意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读为主线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4、学会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教学重点:1、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难点:1、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2、学会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喜欢猜谜语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吧?精品文档20162/17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爱吃香蕉爱吃桃,家里没有山里有。——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没错,就是小猴子,一起来叫叫它吧。,板书“小猴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叫——《小猴子下山》,读课题。二、自读课文,说明要求。1、第一遍大声读,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第二遍,读给你的同桌听。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用“——”划出来,小猴子看见了什么,用“~~”划出来。3、读完课文,接下来,咱玩个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好东西,想请小朋友来选一选,哪些是小猴子下山的时候看到的好东西,如果这个好东西有,请把两只手向上举√,如果这个好东西没有,请小朋友举个×,会吗?4、,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得好的进行表扬,读的不够好的进行纠正。三、学习课文。1、课文的主角就是猴子,这些就是猴子下山看到的好东西。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再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呢?再次读一读课文,回答问题。2、指名回答问题精品文档20163/17玉米地→一棵桃树底下→一片瓜地→跑进树林里3、四段分四个组读课文4、小组合作讨论:这些东西都长得怎么样呢?从哪些词语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确实是好东西?找出词语。反馈: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5、又又训练。、这些东西用这些词语一读就知道是好东西,不信来读读看: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兔子也可以用又又来说。、请把这些词语写到书上的插图边上。6、理解区分“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看到这么多好东西,小猴子心情怎么样?那他就看一看?小猴子是怎么做的?首先,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长得又大又多,是怎么做的?这些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接下来看到的东西又是怎么做的呢,和同桌相互商量用圆圈圈出来。精品文档20164/17桃子:摘捧扔西瓜:摘抱扔兔子:追这些动词可以换过来说吗?为什么?说说理由四、复述课文这就是我们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我们看着投影就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吧。五、课外延伸有时候,我们小朋友就像小猴子一样,总是有了这个就丢了那个,做一件事情不喜欢了,就放弃了,这样子,我们就会像小猴子一样,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有始有终。但是,第二天,太阳照样会升起来,小猴子又下山来了,第二天,小猴子下山,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朋友下课以后可以讨论讨论。板书:小猴子下山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兔子蹦蹦跳跳《小猴子下山》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精品文档20165/171.读准本课8个生字的音。认识“掰、扛、扔、摘、捧、抱、蹦”7个字。2.看懂图意,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2.读通课文,对照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以图导言激趣:教师板画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教师提问:请大家看图上的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13.小猴子下山。教师接着说:“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在路上它都经过了什么地方,它看见许多好吃的东西,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把句子读通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