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时阶段复习课(二)1.了解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杰出的科学家的重要活动;知道他们的奋斗事迹和成长历程,概述他们的历史贡献;探究他们与所处时代的相互关系,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2.用心体会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杰出的科学家的奋斗历程,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和独特个性;确立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感;提高自己经受挫折、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的能力。3.学习的重点是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杰出的科学家的重要活动及其历史贡献;学习的难点是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之间以及杰出的科学家之间的关系。针对本阶段所学内容中历史人物众多,其政治、思想主张和历史活动丰富的特点,可以阅读相关人物传记和历史故事等,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主动参与小组探讨交流,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基于对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了解和他们成长历程的把握,增加学习历史人物的兴趣,逐渐加深对历史人物及其历史贡献的理解,主动参与资料搜集、评说历史人物的学习活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人物作出科学的评价,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并且善于独立地、多角度地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看法。1.可以结合当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联系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过程导入复习课。2.由于本课是复习课,涉及的问题综合性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图表将各单元知识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归纳。通过课堂探究、分组发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基于对无产阶级革命家与科学家事迹的了解,把握个人与时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在以上人物评说的过程中掌握评价的技能和方法。一、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无产阶级成熟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建立无产阶级国际组织,进行理论研究总结,发表《①》和《资本论》等不朽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列宁:在帝国主义时代的俄国,沙俄封建残余浓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各种矛盾尖锐,一战又激化了各种矛盾。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果敢地推行②,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③,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3.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毛泽东把④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他的一生是为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的一生。4.邓小平: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更是中国⑤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实践证明,没有邓小平,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二、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⑥”,他的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李时珍的《⑦》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它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2.詹天佑:鸦片战争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入侵,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危机严重在此背景下,詹天佑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⑧,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他还参加保卫铁路主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