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破隔离的坚冰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1.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主要成就。2.体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3.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现代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格尔尼卡》,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4.从家国情怀角度感受音乐的魅力,认识音乐的多样性和民族性。知识点一世界的文学1.背景(1)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取得了共同发展。(2)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2.欧洲文学(1)代表:罗曼·罗兰凭借其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2)地位: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本人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3.美国文学(1)19世纪末:以幽默为主旋律,马克·吐温、欧·亨利和杰克·伦敦是杰出代表。(2)20世纪初: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①德莱塞:《嘉莉妹妹》和《美国悲剧》。②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成为描写两次世界大战的名篇。《老人与海》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其创作手法被称为“冰山原则”。4.亚、非、拉等国的文学(1)特点: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世界的承认。(2)印度: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和长篇小说《戈拉》,他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3)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等作品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髓”,并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知识点二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1.高尔基(1)地位: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2)代表作:散文诗《海燕》、小说《母亲》和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2.鲁迅《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鲁迅希望通过描绘“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和麻木,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知识点三音乐的变奏1.印象主义音乐(1)特点:同印象主义绘画一样,追求一种朦胧的效果。(2)代表:法国德彪西,代表作品有交响诗《牧神午后》、管弦乐《夜曲》及钢琴曲《月光》。2.表现主义音乐(1)特点:重在表现内部、表现自我。(2)代表: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探索出无调性音乐的规律——12音体系;重要作品有《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等。3.新古典主义音乐(1)特点:将18世纪的古典主义融进了20世纪的新文化中,强调音乐风格的简约和自然。(2)代表: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主要代表作品有《浪子历程》《春之祭》等。[易误警示]印象主义音乐是20世纪初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是20世纪初而不是19世纪的音乐流派。虽然印象主义音乐和印象画派都以“印象”为名,且都追求的是朦胧的效果,但它们出现的时间是不同的。印象画派是19世纪时受光学发展的影响而出现的,是绘画技法上的革命,印象主义音乐则是20世纪出现的音乐流派,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知识点四毕加索与立体派1.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地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但有支离破碎的感觉。2.历程及其成就(1)1907年以前其创作被分为“蓝色时期”和“粉红色时期”。(2)“黑人时期”:《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3)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创作了《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以及《有藤椅的静物》等。(4)“新古典主义时期”:创作了震撼画坛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