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标要求]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一、德国入侵波兰1.大战爆发(1)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2.波兰速亡(1)波军部署不当,装备落后。(2)德军使用“闪电战”,装备精良。(3)英法宣而不战,使波兰孤军奋战。(4)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地区。[深化探究]材料图一德装甲部队图二波兰骑兵图三德法边境的静坐战思考(1)德国首先进攻波兰的目的是什么?(2)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3)结合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答案(1)侵占波兰,一旦同西方发生冲突,就可以消除东西两线作战的威胁。如果向东进攻苏联,也必须以波兰为前哨阵地;同时攻占波兰可以为德国提供大量粮食和劳动力。(2)德军进攻波兰后,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联军在西线坐视波兰的灭亡。(3)①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闪电战,使波兰措手不及。②波军部署不当,主力被分散在漫长的国境线上,缺乏纵深防御,且装备落后。③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并没有在西线发动大规模进攻,致使波兰孤军奋战。④苏联趁机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地区。[教材互补]在西线,英、法虽然已经对德宣战,但却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出现了所谓的“奇怪战争”“静坐战争”。(岳麓版)[深度点拨]“西线无战事”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体现。英法企图以妥协退让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企图祸水东引,使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两败俱伤。苏联用军事行动扩展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二、法国的沦陷1.背景:波兰败亡,战争重心转移到西线。2.进程(1)确保侧翼安全:德军1940年攻占丹麦、挪威,又迫使荷兰、比利时投降。(2)突入法国:德军主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往英国。(3)发动总攻:1940年6月,德军发动总攻,意大利也对法宣战。(4)法国败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贝当在维希成立傀儡政府。戴高乐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深化探究]材料图一德法边境“静坐战”图二德军进入巴黎思考(1)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个事件与图一有何联系?(2)请分析出现图二中事件的原因。答案(1)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迅速沦陷。法国的迅速沦陷是自食绥靖政策的苦果。(2)原因:长期以来法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是主要原因;德军战术先进,借道比利时进攻法国;法军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忽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用;意军的趁火打劫。[归纳总结]号称强大的法国,在德国的进攻下,很快就以亡国而告终,这是法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的恶果。德军的西线进攻,也宣告了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教材互补]“敦刻尔克大撤退”后,整个法国北部已经敞开,难以阻挡德军的强大攻势。(人民版)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在丘吉尔的坚强领导下英国军民取得了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取消了登陆入侵计划。(人民版)三、不列颠之战1.背景(1)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2)英国首相丘吉尔拒绝了德国的劝降。2.经过(1)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2)英国军民粉碎了德国的“空中闪电战”计划。(3)为扭转战局,英国夜袭柏林。3.影响(1)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2)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深化探究]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1938年9月2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讲思考(1)概括材料一中张伯伦的主要主张,分析他持这种主张的主要原因。(2)概括材料二中丘吉尔的主要主张,分析英国改变态度的原因。(3)两人主张的实质一样吗?为什么?答案(1)主张:只要不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