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程标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发展及其影响。二、重难点分析: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欧共体的形成。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难点: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发展及其影响。三、自学导航:1、自主学习:(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A、形成原因: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B、奠基:二战后期,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等会议上达成若干协议,确立了以、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奠定了战后世界的框架。C、形成过程年英国首相发表“铁幕”演说,揭开“”的序幕。a、美国的“冷战”措施:①年推行(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政治上)②推行(实质:以经济手段援助和控制欧洲,共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经济上)③年建立(军事上)b、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年建立(军事上)和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A、消极影响——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形势,形成和的局面。冷战表现:1948年朝鲜分裂;1949年分裂(民主德国修建柏林墙);1962年导弹危机(撤走导弹,战略优势在美国)。局部热战表现:战争、越南战争。B、积极影响——美苏力量势均力敌,避免了;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二)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A、原因:二战使欧洲失去了的优势地位;西欧受到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B、过程:①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促使矛盾和解。②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经济一体化组织)【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年,欧盟成立,性质为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启动,2002年进入流通领域。】(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A、原因:经济发展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的扶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B、表现:①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②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的世界经济大国。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的目标。(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年在南斯拉夫首都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加速崩溃,70年代不结盟运动将建立作为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三)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发展及其影响。(1)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年底,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根本原因:苏联自身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直接原因:改革。)苏联解体标志着的瓦解,二战以来“”局面结束。(2)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发展及其影响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的成立、的崛起、中国的振兴和运动的兴起,世界政治局势开始由格局向趋势发展。B、多极化趋势的发展a、苏联解体后,格局瓦解,“”局面结束,世界格局呈现“”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b、主要力量:美国、、、、等。c、时至今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而且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3)多极化趋势的影响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⑥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