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专题一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大成目标】(课前展示,3分钟导解)1、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助探究,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中国专制朝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和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重点)2、通过对清朝边疆政策的了解,认识到正确处理边疆民族关系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重点)。【使用说明】1、课前学生利用20钟左右的时间,自主学习,完成基础案部分的知识结构整理,课堂用5分种展示点评。2、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升华案中的两个重难点问题。4、巩固案利用15分钟时间当堂完成。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图谱。1、内阁制度的形成1、废除丞相(原因、措施、影响)2、内阁制的形成(设立及职权):巧思妙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九个皇帝速记:“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基础案(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展示交流,教师点拨,5分钟)2、军机处1、军机处的设置(1)背景:(2)地位:2、密折制(1)目的:(2)作用:巧思妙记:罢免丞相,权分六部;政务繁忙,增设内阁;宦官妨碍,政治黑暗。1、如何认识评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6分钟)2、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4分钟)宰相制内阁制不同地位职权作用相同3、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有何区别(5分钟)?一、选择题。升华案(学生小组互助探究,展示点评,15分钟)巩固案(学生自主完成A、B级练习,互助完成C级练习。15分钟)3、清朝的边疆政策(1)基本原则:(2)理藩院:(3)改土归流:思维导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据此回答1—6题:1、(A级)“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指的是()A.朱元璋B.明神宗C.明成祖D.雍正帝2、(A级)正式确立内阁制度的明朝皇帝是()A.明太祖B.建文帝C.明成祖D.明神宗3、(A级)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我同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是因为()A、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善C、中央机构办事效率显著提高D、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4、(A级)清朝设置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主要职能是A.管理全国宗教事务B.管理全国所有少数民族事务()C.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D.主管边疆地区的军政机构7、(A级)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下属机构了。对此评说正确的是()A.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又“借尸还魂”B.张居正擅自专权,加重明朝政治腐败C.明朝中期,六部变成内阁下属机构D.内阁设置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8、(A级)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B.皇太极在位期间C.康熙帝亲政时期D.雍正帝在位时期9、(A级)清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学习总结:概括从秦朝到明朝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发展演变学习总结:明朝废除丞相,实行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表现,也是封建制度走向腐朽的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学习总结:清朝的边疆政策是形成现在中国版图的重要条件,清朝在西北(平定叛乱)、西南(改土归流)、东南(收复台湾)、东北(反击沙俄)等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其历史贡献是巨大的。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治B.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C.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D.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管治10、(A级)土司制度形成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1、(A级)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二、非选择题。1、(B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