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朝鲜战争[课标要求]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目标导航]1.了解朝鲜战争的基本史实。2.理解朝鲜战争的原因及朝鲜战争对中美关系和世界局势的影响(难点)。3.理解朝鲜战争的影响(重点)。一、朝鲜战争的爆发1.朝鲜半岛政权的对立(1)原因:二战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2)概况①北部:在苏联支持下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②南部:在美国支持下成立大韩民国。2.美国的霸权政策:美国企图借朝鲜半岛的冲突进行武装干涉,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3.战争爆发和扩大(1)爆发①时间:1950年6月。②初期战况: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向南方推进,韩军节节败退。(2)扩大①表现:美国操纵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②性质:由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思维点拨]1.美国出兵朝鲜主要是出于冷战思维,要全力遏制共产主义的进攻。2.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局部战争,是全面冷战中的局部热战;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误区警示]美国介入朝鲜内战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遏制苏联,虽然苏联担心与美国直接对抗会危及自身安全,没有参战,仅提供了军事援助和外交声援,但仍能说明朝鲜战争也是冷战产物,是冷战背景下的“热战”。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原因美国侵朝战争威胁到中国安全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向中国求援目的保家卫国,援助朝鲜抵抗外来侵略和干涉经过第一阶段1950年10月~1951年6月在彭德怀率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朝中军队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经过第二阶段1951年7月~1953年7月交战各方开始进行停战谈判,双方边谈边打,最后签订停战协定,宣告战争结束结果1953年7月,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以北纬38度附近为南北军事分界线[易错提醒]抗美援朝战争与朝鲜战争不能混淆。随着朝鲜战争逐渐影响到中国的安全与稳定,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终于作出了参战决定,开始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抗美援朝战争,对朝鲜、中国、美国及远东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朝鲜战争的影响1.性质:二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2.影响(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2)对中国:①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其霸权政策。②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对美国: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②在战争中和战争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史论要旨]抗美援朝是在应朝鲜政府请求的前提下进行的正义斗争,旨在发扬国际主义、维护国家安全,援助社会主义国家抵御外来干涉和侵略,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的激烈碰撞。知识图示主题一朝鲜战争的爆发史料一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控制下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军事的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史料二(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使中国)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这三者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摘自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史料三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联系着,是为自己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说明战争是两大阵营冷战格局和朝鲜南北双方矛盾发展的复杂产物。(2)说明中国抗美援朝是由下列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