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我国的地震灾害1、24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63、57、8一、选择题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截至10月23时30分,地震造成25人死亡,250人受伤,房屋严重受损。据此回答1~2题。1.造成该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此地多火山而引起地震B.平原地区,地壳较薄C.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而形成构造地震D.地壳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2.此次地震对当地农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之无关的原因是()。A.某些建筑抗震能力差B.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C.当地人口密度较大D.当地居民防震知识缺乏解析第1题,由于云南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引发地震。第2题,河流引发洪水灾害不是地震引起的。答案1.C2.B3.“”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A.水土流失B.滑坡、泥石流C.冻土D.火山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西南地区多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在交通建设时要充分考虑。答案B“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完成4~5题。4.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是()。A.崩塌B.滑坡C.泥石流D.水土流失5.唐家山堰塞湖形成原因是()。①地质构造不稳定②岩性疏松③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④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⑤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⑥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解析第4题,水土流失是由于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等原因引起,不是地震引起。第5题,堰塞湖的形成与气温的变化无关。答案4.D5.C二、综合题6.“”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这些灾害在本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灾害点数为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处和________地区________处。(3)图中发生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灾害点数为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处。(4)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________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5)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6)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材产量最大的国家。许多人认为,大量开采石材是一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你对此有何认识?解析通过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的具体分布事实分析地质灾害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石材开采的事例说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不要任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答案(1)西南区西南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坡陡谷深。地震频繁,岩石比较破碎松散,加上这些地区遇上暴雨天气或冰雪大量融化,就可能产生特大或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2)四川省102西部一、二级阶梯交界东部二、三级阶梯交界(3)云南省104西部一、二级阶梯交界(4)华东区(5)东部地区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带(6)开山采石,必须破坏山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需慎重。7.读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图,回答问题。(1)试分析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2)你对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有哪些具体建议?解析第(1)题,关键是观察代表地震和泥石流的图例,因为山区地势崎岖,因此发生滑坡的几率较大;沿海地区靠近板块的交接地带,因此地震发生的较多。第(2)题,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应该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方针政策、监测和预报等方面考虑。答案(1)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①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