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汇文中学高一历史学案: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新人教必修1)一、单选题:1、“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这是湖南某重要历史纪念坊的一幅对联,其中“一纸降书落芷江”反映的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抗日战争胜利C、解放战争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2、60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使中国成为世界政治大国C、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状态D、有利于国内和平民主建国3、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11日致电朱德、彭德怀说:“鬼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A、卢沟桥之战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4、中国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的直接目的是A、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防交通线B、拯救被包围在缅甸的英军C、开辟国外战场D、确保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C、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6、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7、抗日战争与甲午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关键在于A、是否利用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B、是否自始至终坚持抗战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8、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下列战役与正面战场无关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9、2007年12月13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请你和我一道向在七十年前那场杀戮中遇害的无辜的中国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纪念这个日子是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材料中“七十年前那场杀戮”是指A.旅顺大屠杀B.南京大屠杀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10、2005年5月16日,九十多岁的日本老兵本多立太郎,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这个地方是A.卢沟桥B.柳条湖C.汀泗桥D.泸定桥11、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二、非选择题12、日本是近代史上侵略中国最凶恶的国家,其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两次战争中日本分别制造了哪些惨案或大屠杀?(各举一例)(2)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指出“中华民族已经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祝贺。”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第17课解放战争一、单选题:1、毛泽东同志有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D、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2、下列不属于解放战争期间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是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D、辽沈战役3、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是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全部国土4、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大战役的胜利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5、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