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冰心诗四首》教学内容《冰心诗四首》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品味,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哲理。2.体会诗歌想象丰富、构思精巧、语言凝练等特点。3.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品味,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哲理。2.体会诗歌想象丰富、构思精巧、语言凝练等特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准备多媒体素材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积累。冰心,原名,福建长乐人,现代、、、。著有诗集《》、《》。她的文学创作最永恒的主题是_______。2.一读《母亲》《纸船》,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鸟巢()叠成()抛下()倘若()载着()妄弃()3.二读《母亲》《纸船》,读出自己的初步感受。请用“我从_______中感受到____”句式,在书旁作批示,写出自己的初步阅读感受。(第一个横线上可填:一个字眼,一个词,一个诗句,或是一节诗,全诗;第二个横线上可填:动作、心情、形体、景象、情景、色彩、画面,或是诗的结构、情感、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游子吟》导入二、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见课件)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青年时期的冰心形成了自己“爱的哲学”的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大主题——母爱、童心、自然。她的诗文笔隽意,艺术精巧,独成一派,被称为“冰心体”。三、课堂互动探究(1)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2).“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句中的“风雨”指什么?如果你有过这样的体验,请具体说说。这里的“风雨”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如:在自己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我们会向母亲倾诉,从母亲身上寻找温暖,母亲的怀抱是儿女们永远的避风港。(3)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4)《母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用“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作对比,再用“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对比,突出了“母爱”的主题,说明“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鸟的“躲”引出“我”的“躲”,显得十分自然、贴切。第二课时朗读指导: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纸船》创作背景: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粼粼的波涛,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接近。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与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诗人格外怀念母亲。于是诗人写下《纸船》这首诗,抒发了思念母亲的深情。整体感知1.朗读《纸船》,说说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