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惊悸(jì)流觞(shānɡ)遴选(lín)衮衮(ɡǔn)B.傩戏(nuó)长锸(chā)癸丑(kuǐ)邈远(miǎo)C.修禊(qì)激湍(tuān)濡养(rú)驰骋(chěnɡ)D.嗟悼(dào)虚诞(yàn)暧昧(mèi)赘肉(zhuì)解析B.癸丑ɡuǐ;C.修禊xì;D.虚诞dàn。答案A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熔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B.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C.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D.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沧生。解析A.熔成—溶成;B.洒—撒;D.沧生—苍生。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一直追到汽车________之后,然后对着自己哈哈大笑,但是我马上发现笑得太厉害会影响呼吸,于是立刻不笑了。(2)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的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________,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3)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________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A.消失徜徉以至B.消逝徘徊以致C.消逝徜徉以致D.消失徘徊以至解析“消失”重过程,与上文“追”相呼应;“消逝”重结果。“徜徉”是说来回走动,但是有轻松自在的意思。“徘徊”只是说来回走动。“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不应该是轻松自在的,因为他在找人,在窥探。“以致”相当于“以至于”。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深谋远虑,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B.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C.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D.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势头。解析A项“深谋远虑”应改为“雄才大略”。答案A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B.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C.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D.在玄学盛行、崇尚清谈的东晋,王羲之能反对“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可谓独树一帜。解析B项括号部分移到第二个逗号前。答案D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祭孔大典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