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第十四单元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课标文综,6)读图,完成下题。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7月份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答案A下图为“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2~3题。2.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A.北京、上海、广西、新疆B.上海、广西、北京、新疆C.广西、新疆、上海、北京D.新疆、北京、上海、广西3.据图,可以判断()。A.甲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有关B.乙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C.生态用水比例丙小于丁说明丙地区生态用水量小于丁D.丁地农业用水比例高于其他三地与丁地干旱的气候有关解析北京生活用水比重最大,上海工业用水比重最大,新疆农业用水比重最大。答案2.A3.D(·四川文综,3~4)下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4~5题。4.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A.合肥小于南宁B.株洲大于石家庄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5.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纬度越高,最大降温高度一般也越高。联系选项各地点(或地域)的纬度位置可知,合肥最大降温高度大于南宁,株洲小于石家庄,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大于珠江三角洲。第5题,最大降温高度应与冷空气风力强弱有关,图中各城市纬度越高,离冬季风源地越近,最大降温高度越大。答案4.C5.B(·四川成都二诊)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6~7题。6.与图中M河比较,N河()。A.径流量更大B.含沙量更大C.落差更小D.冰期更短7.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是()。A.劳动力丰富B.矿产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市场广阔解析第6题,N河位于秦岭以南,河流径流量大。第7题,该铁路干线为陇海—兰新线,沿线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答案6.A7.B(·江西南昌一模)读“我国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气温距平值=当年气温-常年平均气温),完成8~9题。8.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趋势()。A.气温最低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B.南北最大温差为4~6℃C.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D.东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2~4℃9.据图说明()。A.全国0℃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B.自东北向西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C.江汉、江南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D.新疆北疆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解析第8题,注意图示数据为气温距平值而非实际的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2~4℃。长江以南多数地区较常年气温偏高。第9题,图中0℃等值线并非冬季0℃等温线,该季节为12月份,江汉、江南北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因而可能出现初霜冻。答案8.D9.C(·山东日照一模)读“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和“重庆月均温及浓雾发生频率图”,完成10~11题。10.重庆市被称为“雾都”,关于其浓雾天气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年多雾,秋冬更多B.位于四川盆地内部,水汽不易散发C.四季多雾,雨季更多D.工业生产、居民取暖造成凝结核多11.成渝经济开发区()。A.北部产业地带水运便利B.南部产业地带农业基础更好C.可发展化学工业为支柱产业D.环境洁净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解析第10题,重庆工业发达多凝结核,且靠近长江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浓雾天气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较少,秋冬最多。第11题,北部产业带农业基础好,南部产业带水运便利,该区域有丰富的煤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