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体液与内环境1、3、145、10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2、46、1213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及其意义7、8、119、1516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D.淋巴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占体液总量的左右)和细胞外液(占体液总量的左右),故选B。答案B2.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电解质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C.血浆与组织液的Cl-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解析血浆、组织液与淋巴间离子及小分子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但组织液、淋巴中几乎不含蛋白质。答案B3.当我们的皮肤受到轻微创伤时,受伤部位会出现青紫且局部水肿,如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1破裂且c液外流,b液渗透压升高B.1破裂,a液外流,c液渗透压升高C.2破裂,b液外流,c液渗透压升高D.2破裂,b液外流,a液渗透压升高解析皮下青紫是因为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含血细胞)外流,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后,进入组织液的水量增多,造成组织水肿。答案B4.(·湖南岳阳模拟)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B.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Na+C.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解析内环境的成分主要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中含有的物质很多,比如氧、尿素、蛋白质、Ca2+、脂肪、葡萄糖、氨基酸、二氧化碳、Na+等,纤维素是细胞壁的成分,胃蛋白酶和呼吸酶是细胞内的物质。答案A5.(多选)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不能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解析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淋巴不能渗出毛细淋巴管壁成为组织液,也不能渗入毛细血管壁成为血浆,淋巴只有经过淋巴循环才能成为血浆。答案ABCD6.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解析肌肉注射时,一部分药液从肌肉组织间隙液(组织液)进入人体静脉血液,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组织细胞周围,进入组织液;一部分药液从肌肉组织间隙液(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经淋巴循环再进入血液。答案C7.(·临沂检测)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人体血浆的pH通常是7.35~7.45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解析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中蛋白质渗出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渗透压降低,使组织液含量增加,引起组织水肿,故D项错。答案D8.(多选)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成分(相对含量)Na+K+Cl-HCO3-蛋白质①142.005.00103.0027.0016.00②147.004.00114.0030.001.00③10.00143.0025.0011.0047.00A.①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B.②与③的成分差异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C.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可判断是细胞外液D.①②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3-含量较多解析细胞内液中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液中的,细胞内蛋白质含量最高,血浆中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极少,因此③为细胞内液,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或淋巴)。血浆渗透压大小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当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时,导致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入组织液而出现组织水肿。细胞外液的pH保持稳定与HCO3-有关,但不能理解为其含量较多。答案CD9.下列关于稳态的实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