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风筝》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旧”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教学重点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第二课时一、导入唤起情感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是欢乐的我们可以在田野自由自在的放风筝。你能介绍你是怎么放的吗?风筝飞得高吗玩的快乐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欢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欢乐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风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想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读中感悟1.默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2.小组沟通: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3.全班沟通(最有趣),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假如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舞。(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1)“向往”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向往”)(2)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旧欢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欢乐,谁能把他们的欢乐心情读出来呢?(2)练习朗读。(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2.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欢乐的心情。3、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老师注意指导“最大的欢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纳多次读的方式进行)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请读读5、6、7、8自然段。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4、展开想象:他们在水磨坊找到幸福鸟了吗?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