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年题组1.(·安徽文综·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给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现代文明国家最难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我国的社会问题不严重,但要未雨绸缪,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故选C;中国工商业不发到,社会纠纷不多,但需要未雨绸缪,实行民生主义,解决这个问题,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比较,排除B;材料最后一句虽然讲平均地权,但平均地权不等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而且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只是为实现谋人民全体之福利的第一步。排除D。【答案】C2.(·广东文综·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考点】辛亥革命,三民主义【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因而D项错。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政策,故C错。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故A错。【答案】B年题组1.(·海南单科卷·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从题干中反映孙中山非常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由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可判定C项的正确性;A项时间与题干不一致,是在20年代;B项说法错误的,俄国人的路是社会主义,而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说法错,1918年中共并没有实现第一次合作。【答案】C年题组1.(2011·重庆文综·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而A项说的正是君主专制政体才是革命的根本正确;B项和D“”项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项说的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答案】A年题组(备注:无)年题组1.(·重庆文综·12)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1901”“”年和清廷,可知是清末新政。【答案】C2.(·上海单科·28)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A.共和B.社会保障C.人权D.君主立宪【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法西斯主义就是独裁和专制,反法西斯主义就是维护世界民主政治,因此《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都体现了对民主的追求。【答案】C年题组1.(·海南单科·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