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构与性质(限时:45分钟)1.(2013·重庆高考)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酸性:H2CO3C6H5OH。B.Ba和Ca同主族,元素金属性Ba>Ca,故碱性Ba(OH)2>Ca(OH)2。C.SiCl4为分子晶体,MgBr2为离子晶体,BN为原子晶体,故SiCl4的熔点最低。D.因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使其沸点高于PH3,H2O分子间的氢键强于NH3,使H2O的沸点更高(或根据H2O常温下为液态,而NH3为气态判断)。【答案】D2.(2013·海南高考)图A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具体反应条件略),a、b、c和d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它们的化合物,i的溶液为常见的酸,a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B所示。图A图B回答下列问题:(1)图B对应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晶胞中的原子数为_______________,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2)d中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3)图A中由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4)图A中的双原子分子中,极性最大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5)k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解析】(1)每个原子周围有4个键,判断为金刚石。(2)a为C,则b为H2、c为O2,因i是常见的酸,只由b、d形成可判断为盐酸,则d为Cl2。(3)除a、b、c、d外,f为CO,g为CO2,i为HCl,而k与水反应生成CO2与盐酸,该反应没在教材中出现过,且由f、d反应得到,应含C、O、Cl三种元素,只能判断为COCl2(在历届高考中有出现过)。所有两元素形成的物质中,只有水是液态,其它都是气体。(4)所有双原子分子中,只有H、Cl电负性差值最大,因而极性最大。(5)COCl2中羰基的平面结构显示其为sp2杂化。【答案】(1)金刚石8原子晶体(2)1s22s22p63s23p5(3)H2O分子间形成氢键V形(或角形)sp3(4)HCl(5)COCl2sp2极性3.四种常见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试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元素ABCD性质、结构信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原子的M层有1对成对的p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x,有+1、+2两种常见化合价有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1)A元素与其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B元素的低价氧化物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B元素与D元素形成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3)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____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往C元素的硫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A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晶体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设C原子半径为r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晶胞中C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C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要求写表达式,可以不化简)。【解析】A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A为氮元素;B原子的M层有1对成对的p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4,则B为硫元素;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x,有+1、+2两种常见化合价,则C为Cu;D元素有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则D为C元素。(1)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元素2p轨道容纳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2)S元素的低价氧化物为SO2,分子中S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