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强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1~2题。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答案】1.B2.B【解析】第1题,度假和考察由于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第2题,北京属于特大城市,城市问题多。其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之一是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读下面“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关系图”回答3~4题。3.阶段③处于()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4.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答案】3.C4.C【解析】③应属于工业化阶段,④属于后工业化阶段的人口迁移量,这两个阶段人口迁移量的增多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7题。5.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欧洲迁往非洲B.从北美迁往拉美C.从亚洲迁往拉美D.从非洲迁往西亚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的是()A.从湖北流向四川B.从湖南流向广东C.从山东流向河北D.从新疆流向内地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A.甲地优美的环境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答案】5.D6.B7.D【解析】第5题,二战后,西亚各国石油收入大大增加,吸引非洲等地居民大量迁入。第6题,近年来,我国由于沿海经济发展迅速,使我国民工流向主要是由内地迁往沿海地区。第7题,家庭成员的两地分居可促使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8.读下图,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原因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政治原因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原因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原因【答案】C【解析】首先要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出甲是四川、乙是上海、丙是广东。其次要清楚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9~10题。9.当前沪宁杭地区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的原因是()A.①B.②C.③D.⑥10.年8月2日,肯尼亚达达阿布,每日有超过1000名躲避战乱的难民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已经人满为患的难民营。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A.①B.④C.③D.⑤【答案】9.C10.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第9题,民工大量迁入沪宁杭地区是经济因素。第10题,平民为躲避战争灾难而外迁,主导因素是战争。读“我国某市年迁入人口金字塔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11~12题。11.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1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11.A12.D【解析】第11题,从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图分析,年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可以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影响,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随之会出现婚育率上升的问题。第12题,劳动力人口的大量迁入,会增大就业、环境、服务设施等的压力。读“美国各区域人口历史变化图和美国本土区划图”,回答13~15题。13.a、b、c、d曲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