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第一节旅游经济效益涵义一、旅游经济效益的概念涵义(一)旅游经济效益概念1、经济效益: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有效成果同相应的劳动占用和消耗的比较,即从事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2、旅游经济效益:指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占用和消耗现有效成果之间的比较。所谓劳动占用和消耗,是指旅游企业和部门在规划组织旅游活动,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占用和消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即成本与费用。有效成果,是指旅游经济活动的最终产出。二、旅游经济效益的特点1、是微观与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2、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3、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三、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因素1、旅游者数量及构成2、旅游物质技术基础及其利用率旅游物质技术基础:指对各种旅游景观、旅游设施、旅游交通和通讯、旅游辅助设施的总称。3、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安排4、旅游业的科学管理第二节旅游微观经济效益一、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1、定义:是指旅游企业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为了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而花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同取得的经营收益的比较,也就是旅游企业的经营收益同成本的比较。•旅游企业成本•旅游企业收益二、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分析指标(一)营业收入1、涵义—旅游企业在出售旅游产品或提供旅游服务中所实现的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2、作用—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而且反映其经营水平高低。S=TS/P,S表示人均旅游营业收入;TS表示年旅游营业收入;P表示年职工平均人数。(二)经营成本1、涵义——指旅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旅游产品而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的货币表现,即旅游企业的成本费用。TC=C0+C1+C2TC一旅游经营成本;CO—营业成本;C1—管理费用;C2—财务费用;平均成本C=TC/P(三)旅游企业经营利润1、定义:指旅游企业全部收入减去成本,并缴纳税收后的余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三、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一)利润率分析法1、利润率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旅游企业的利润同经营收入、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2、具体指标(1)资金利润率=旅游营业利润/(固定资金+流动资金)*100%(2)成本利润率=旅游营业利润/(固定成本+变动成本)*100%(3)销售利润率=旅游营业利润/年旅游营业收入*100%(二)损益平衡分析法1、定义:又称“盈亏临界点分析法”。这是一种通过对企业成本、收入(销售量)和利润三者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由此确定企业的保本营业收入(即不亏损条件下的最低收入或最低销售量),进而确定产品的销售收入与总成本相等的盈亏临界点并分析和预测一定收入水平上可能实现的利润水平的方法。亦称为“量、本、利分析法”。(三)边际分析方法(最佳利润分析法)1、定义:通过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2、有关公式(1)Pf=R-C(利润=收入-成本)。(2)MR=MC时才能取得最佳利润(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所获得的利润为最佳利润)。其中:MR=TR2-TR1(TR为收入总额,TR1、TR2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收入总额。)MC=TC2-TC1(TC为总成本,TC2、TC1分别为报告期、基期成本总额。(四)边际收益分析法1、边际收益又称边际贡献、边际利润。指每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得到的收入对增加的成本的超过部分。2、边际收益分析法:根据以上对边际收益涵义的界定,所谓边际收益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所得到的收入对增加的成本的超过部分的多少来测量经济效益大小的方法。简言之,就是通过边际贡献大小来测量经济效益状况的方法。四、提高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1、加强旅游市场调研,扩大旅游客源2、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旅游产品成本3、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4、提高旅游职工素质,改善服务质量5、加强旅游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第三节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一、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涵义1、定义:指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社会投入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及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占用和消耗,与旅游业及全社会效益的比较。它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的涵义。狭义的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体现为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