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教学中,我以学生谈话的方式引出情境图,如: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每周你们都会去我校的阅览室里面借图书吗?(这样设计的意图不但教育学生要喜爱读书,而且还能反应出学生是否珍惜学校为他们提供的读书条件)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在探究新知过程中,先让学生找信息和问题,在学生列出算式14×12后,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由学生对算式(14×12)提出问题?有的问14×12的近似数是多少?还有的问“为什么用乘法来计算”,学生有的说“14×12”的准确数是多少;等等问题,解决第一问和第二问后,请学生利用手中的点子图来算一算“14×12”的准确数是多少,因为第一次接触到利用点子图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算理,我有点担心学生会出现不知如何去分的情况,可课上学生分的非常好,还能根据分的过程列式计算,这出乎的我意料,有一次证实了其他老师对我班学生的评价(你们班学生就是聪明)。学生分完点子图列好算式请学生展示:生1:14×6=8484×2=168;生2:14×3=4242×4=168;生3:14×10=14014×2=28140+28=168等等。通过学生的点子图让学生观察谁的方法好,好在哪里?在探究竖式时,学生独立完成,采用放手教学,并且我敢于把学生的共性问题暴露出来,师生共同解决,研究出对与错,比如学生列竖式时有的学生直接把14×12的准确数写在了竖式中横线的下面,还有的只会计算14×2,十位上的“1“不知如何处理,在巡视时我发现了这几个问题后,我问学生:你们在计算时是不是遇到困难了?能解决吗?什么困难?请三名学生板演(共性问题),一一解决,并请会列竖式的同学讲解,有疑难的学生及时提问,并给予解决。本节课存在的不足:1、预设不到位,备课时没有预设会出现学生直接写出算式的得数,没有计算过程,这种情况。2、缺乏教育机智。面对突然学生直接写出算式的得数时,我当时没有明确的的回答学生那样做为什么不行,草草了事。课下听课的老师告诉我,我当时如果告诉学生“你真聪明,两位数乘两位数你都能口算,太了不起了,如果是三位数乘三位数你还能口算吗?这样学生就能知道这样口算有时是行不通的。总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对于学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计算时需要进行3层计算。学生还未能熟练掌握时,往往会出现运算第2层时把算乘几十当成算乘几,或者将因数弄混淆导致出错。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学生书写竖式时,我要求孩子们将算理一并书写在算式的旁边,便于孩子记住自己该算哪一步,便于孩子们在思维混淆时能理清运算的顺序,在检查时便于发现错误。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对这一知识的教学千万不能急,不能光看学生计算出的结果正确与否,而应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算理。看似简单的计算,实际对初次学习的孩子来说是挺困难的事情。在教学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其从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