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小闹钟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能力目标:设计与制作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3情感目标:通过艺术欣赏、制作等活动形式,表达对钟表的喜爱之情,并使学生感受到时钟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懂得珍惜时间,教学重点:能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像与设计制作教学难点:时钟造型与应用统一的设计构思方法。导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教师贴出小动物的形象。提问:你认识它吗?教师继续贴出表盘、表针提出问题:它变成了什么?师:看来大家对钟表都非常的熟悉,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漂亮的小闹钟》。(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1、小钟表有哪几部分组成?2简单介绍钟表的发展历史。3展示古今中外的钟表图片及教材上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钟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4、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启发构思。5、学生设计制作小闹钟,教师巡视指导。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提出问题:你想利用手中的材料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小钟表?怎样使表针拨动?四、作业展评(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并且比一比谁能最快拨出每天早上起床、上学、吃午饭和睡教学反思:《小闹钟》一课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在“大胆创作——制作小闹钟”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教材选取了一些闹钟实物、绘画手工作品,都是造型美观、色彩丰富、富有新意的作品。教师通过可爱的小闹钟让学生认识闹钟、欣赏闹钟,进而设计出造型独特的闹钟。钟面的造型设计是本课的重点,大部分人都会停留在圆形的钟面,在设计钟面时引导学生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的。通过不同钟面的图片的欣赏,加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拓展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要画一个几何形状会花很长时间,而且画的图形往往会很小。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造型独特的小闹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接着教师的示范制作让学生明白如何把自己心中所想的造型表现出来。总之,本节课达成预期,学生作品很多值得赞许。教材分析:编纸条又称纸条穿编,是运用经纬构成的基本原理进行简易的编织操作实践活动,是儿童工艺美术教学的传统课题之一,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构成原理。编纸条是选用不同颜色的经(纵向)纬(横向)纸条,运用“提”、“压”的编织方法去表现纹样。为了降低难度,本课的基本编织要求是采用“一提一压”交错编织的方法形成各种格状纹,是本课制作的起点。教学目标1.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2.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3.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教学难点: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用具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色卡纸、双面胶,教师亲手制作的成品等教学过程:一.出示教师亲手制作的范列,欣赏它是怎样编织成的。1.教师提示:这是在课前运用“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制作一件双色对比色调的编纸条作品。选用不同颜色同等长度的纸条,在作品背面将有关纬条加长,加长部分隐藏在作品背面的。2.教师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双色编纸条作品变成三色编纸条作品。再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三色编纸条作品变成四色编纸条作品。展示一件协调色调编纸条作品,和这件冷暖对比色调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二.揭示课题——编纸条(1)经条和纬条的制作经条直接决定着编织作品的变化度,如可变成折线形,弧线形等,关键是在编织的过程中,经条的两端要固定住,这样整个作品不至于变形或分散。(2)注意在编织的过程中,运用“一提一压”的方法编织(播放大屏幕中的图片),学生进行自行编织。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