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B.变落后农业国为先进工业国C.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解析】选B。三大改造完成后,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选B。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任务,排除。C是在1958年,中共八大是1956年,排除。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三大改造前已经建立,排除D。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文章,主要论证了()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解析】选D。《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主要论证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故选D。A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排除;B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C是《新民主主义论》,排除。【补偿训练】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十年,以下词汇最能全面反映该时代特点的是()A.人民公社外交政策农业合作化B.“一大二公”“大跃进”“一五”计划C.开国大典公私合营三大改造D.中共八大大炼钢铁“八字方针”【解析】选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其中1956年中共八大开启探索序幕,1958年大炼钢铁属于探索失误,1960年“八字方针”是对探索失误的调整,故选D。农业合作化是1953年实行,A错误;“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B错误;开国大典是1949年,C错误。3.与“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公私合营B.第一个五年计划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了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而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1957年,排除A、B;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针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D。只有C符合题意。【补偿训练】1958年,“在乐观主义的鼓动下,浮夸的计划者们在随后数月里不断提高生产指标,希望取得前所未有的增长率”。这一现象反映的是()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社会主义改造D.“八字方针”的提出【解析】选A。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故选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排除B;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结束,排除C;“八字方针”的提出是在1960年,排除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破坏了生态环境。4.1966—1976年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正在进行()A.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选C。“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故选C。5.习近平总书记曾作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焦裕禄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①王进喜②邓稼先③雷锋④杨靖宇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至1966年)像焦裕禄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等人,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杨靖宇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6.如下图所示: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被媒体评为“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内涵是()A.中日两国关系进入新的一页B.中美双方的矛盾消失C.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D.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解析】选D。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一个时代结束了”是指中美对抗关系的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D。材料说明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