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桃花源记》VIP免费

《桃花源记》_第1页
1/2
《桃花源记》_第2页
2/2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课题《桃花源记》课型新授课具体内容诵读课文、品评主旨第课时3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领会描写桃花林、桃花源美景的语句。2、品读课文,领悟文章主旨。3、背诵课文,积累重点虚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教学重点诵读课文,领会描写桃花林、桃花源美景的语句。积累重点虚实词、古今异义教学难点品读课文,领悟文章主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教学素材学生行为出示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领会描写桃花林、桃花源美景的语句。2、品读课文,领悟文章主旨。3、背诵课文,积累重点虚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一、读准读准下列加横线的字音1.晋太元中2.缘溪行3.便舍船4.豁然开朗5.屋舍俨然6.阡陌7.黄发垂髫8.便要还家9.遂与外人间隔10.此中人语云11.不足为外人道12.及郡下,诣太守13.刘子骥二、读懂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逐段译读,特别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重点虚实词。三、读透品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和桃花源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课文课件课文音频朗读默读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领会描写桃花林、桃花源美景的语句。2、品读课文,领悟文章主旨。3、背诵课文,积累重点虚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一、读准学习要求:1、听读课文一遍、自读课文二遍,读准字音,在书上批注。2、组内互读,相互纠正。3、组间竞读二、读懂学习要求:1、自主学习,在书上批注。(5分钟)2、组内交流(3分钟)3、全班展示:背着解释重点词,并翻译,组内一人一句三、读透学习要求:1、自主学习(5分钟)2、桃源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3.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是为什么?4、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把握主旨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四、当堂检测课堂积累一、古今异义二、一词多义三、“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四、精华集萃出自本文的成语:1.世外桃源2.鸡犬相闻3、落英缤纷4、黄发垂髫5、怡然自乐6、无人问津2、组内交流(3分钟)3、全班展示:每组选一题展示。填写一个动词,理清结构:(独立完成,自主发言)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四、当堂检测课堂积累在摘抄本上作如下积累:一、古今异义二、一词多义三、“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四、精华集萃出自本文的成语:五、作家作品教后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桃花源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