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单元练习一、选择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旧中国的民族发展相当不平衡。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3题。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A.54个民族B.55个民族C.56个民族D.57个民族【答案】C2.旧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都比较落后,主要因为①历史条件的限制②地理环境的原因③遭受民族压迫④遭受民族歧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3.解放时,仍保留着原始公社残余的民族是A.藏族B.彝族C.傣族D.景颇族【答案】D新中国成立后,各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根据相关知识回答4~11题。4.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法是A.通过暴力消灭剥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B.根据少数民族意愿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C.利用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取代剥削经济D.保留部分剥削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或民主改革,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答案】B5.解放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民主改革”的确切含义是A.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封建剥削制度C.建立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制度D.实行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分析】与“民主”相对的就是“封建剥削”,根据这一标准衡量四个选项,只有B项符合要求。【答案】B6.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采取的方式是A.统一方式B.暴力方式C.自愿方式D.和平方式【答案】D7.党和政府为使回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采取的措施是A.进行土地改革,组织农业合作社B.采用协商办法,把土地分给农民使用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直接过渡D.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回族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回族在解放时已处于封建制阶段,所以党和政府对回族采取的措施是进行土地改革,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答案】A8.1958年后,我国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这说明①少数民族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②党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繁荣③我国彻底实现了民族平等④少数民族彻底摆脱了贫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9.党和政府为使少数民族过渡到社会主义,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采用协商的办法,把土地分给人民使用的主要适用于A.处于封建制阶段的少数民族B.保留着原始公社残余的少数民族C.处于农奴制阶段和奴隶制阶段的少数民族D.处于资本主义阶段的少数民族【答案】C10.由原始公社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的民族不包括A.藏族B.佤族C.景颇族D.傈僳族【答案】A11.下列各项不属于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的是A.消灭了阶级压迫B.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C.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D.废除了封建制度【分析】本题属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教材重点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民主改革、土地改革是为了消灭少数民族地区的剥削制度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它们发生在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答案】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民族政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16题。1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B.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C.真正实现各民族民族平等D.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分析】民族区域自治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权利,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民族平等。【答案】C13.下列自治区最早建立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答案】A14.下列自治区建立于同一年的是①内蒙古自治区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广西壮族自治区④宁夏回族自治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D1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在于①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②实现了民族平等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④有利于民族团结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16.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建立的省级自治区共有A.五个B.六个C.七个D.八个【答案】A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7~20题。17.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其中原因包括①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③各地干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