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专攻练(十三)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1949年至今(35分钟85分: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2个大题,37分。)【最新模拟精练】1.“从政治上看,第一部宪法不仅坚持了《共同纲领》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材料中“新的发展”体现在()A.确立了人民民主的原则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C.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制度D.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解析】选D。1954年宪法是在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即将建立的情况下制定的,因而它与《共同纲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D正确。2.毛泽东于1956年底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提出“新经济政策”:“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表明新中国()A.曾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做出探索B.已成功完成对私营工商业改造C.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产生怀疑D.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解析】选A。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但三大改造在后期出现了改造过快、要求过急,损害了一部分私营工商业者的利益,从1956年开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以,由题目中的“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可判断出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做出探索,A正确。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B.“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C.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解析】选C。第一幅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坚决统一台湾的决心,第二幅图反映改革开放后推动两岸友好交往以便实现和平统一大业,第三幅图反映了为实现祖国统一走上了法制化道路,故C正确。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解析】选B。企业在空间的分布中,不难看出,军用企业在内地的目的是保障经济安全,故B正确。5.1961年6月,商业部和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小商小贩问题座谈会,决定把此前并入国营与公私合营企业的小商小贩清理出去,让其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这说明()A.中央政府下决心要割掉资本主义尾巴B.个体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组成部分C.对个体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步子过快D.党和政府要鼓励私营经济的稳步发展【解析】选C。材料说明之前对个体商贩的改造速度过快,还存在问题,所以要“重新组织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故C正确。6.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该表反映出()区域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农村17.6%(家庭收入)8.9%城市8.0%(职工货币工资)4.5%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解析】选A。从图表可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年增长率均高于城市居民,体现出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较快发展,故A正确。7.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B.改革计划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C.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解析】选C。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材料中反映的与企业改革直接相关,与改革计划经济相去甚远,故B错误;通过《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使企业拥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激发企业活力,故C正确;材料“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强调的是发挥企业的作用,故D错误。8.(2017·威海模拟)观察下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A.教育得到持续发展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D.“科教兴国”战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