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1、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是A.社会主义国家B.资本主义国家C.旧民主主义国家D.新民主主义国家3、之所以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A.“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B.“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C.“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D.“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A.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B.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事件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195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6、新中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维护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8、(01全国17)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根本依据是A.民主党派帮助过共产党B.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C.共产党信任民主党派D.共产党需要民主党派9、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中,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是()A.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B.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C.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03天津19)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D.成立全国政协11、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建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试题答案】1、D2、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到1956年三大改造相继完成,中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3、B4、B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5、D6、A7、B8、B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消灭了剥削阶级,各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为了更好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正建设。10、B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召开期间,人民代表参与国家重大事项的讨论决策,制定了一系列主要的法律和法令,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第一部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法。它是国家的总章程和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它的颁行,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