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学设计郑村中心学校鲍晓珍【教学内容分析】《詹天佑》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文章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篇章。【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语文综合性的特点,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思维,实现知识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双重价值。【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挟、勉励、藐视”等词。②、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杰出表现、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既动笔墨又读书”和注意收集资料的好习惯。③、启发、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练习。④、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习詹天佑的创新精神。2、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1、教师教法:组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主动深究新知,重点、难点和疑点给予适当诱导和点拨。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主动探索学习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詹天佑的资料、三块泥坯【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播放歌曲《真心英雄》。2、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13、揭示课题。师:有这样一个人,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但是,只要一提起“京张铁路”没有一个人不佩服他,不怀念他的。这个英雄到底是谁呢?詹天佑。(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情地呼唤着他的名字。(齐读课题)[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把学生带进角色,这是情感的诱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哪个同学愿意当解说员到台上来介绍介绍詹天佑?(大屏幕出示:詹天佑铜像)2、师: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詹天佑,要想全面认识詹天佑,领略詹天佑的风采,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快速默读课文。(大屏幕出示: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哪几件事情?)3、汇报交流。(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品读感悟,欣赏人格。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快速默读,对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有了一个整体的回顾。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走进京张铁路的施工现场,捕捉那一个个动人的场景,感受詹天佑的伟大人格。(大屏幕出示):细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哪些细节,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有感触?边读边找到一些细节划下来,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下面圈圈划划。2、汇报交流。(随机出示大屏幕,举例如下。)(1)、生读:“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常常同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生:我觉得作为一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领导,一般来说,都是在办公室指挥这些工人该怎么做。然而,他却亲临现场,身体力行,不怕危险,和工人同甘共苦,一起去修筑这条铁路,真令我非常感动。(2)、生读:“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生:从这一句,我体会到詹天佑坚定的爱国思想。课文第二部分告诉我们,当清朝政府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