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7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一、选择题1.(2019·天津重点中学二联)毛泽东:“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材料中这段话的背景是()A.土地革命的开展B.秋收起义中受挫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为材料现象的结果,并非背景,排除。2.(2019·贵州二模)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税则改革,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等。这些措施旨在()A.实现关税主权的独立B.加速官僚资本的膨胀C.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D.刺激中外贸易的发展答案C解析由材料“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关税主权的独立,排除A项;官僚资本形成发展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材料强调国内市场而非中外贸易,排除D项。3.(2019·湖南雅礼中学模拟)自1930年底开始,中共中央先后把60%的党务人才、城市工人骨干派遣到各个苏区。派往各苏区去负责的主要领导干部,大多数都是从莫斯科回来的干部和留苏学生。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A.以工人运动带动苏区的革命B.依然坚持国民革命运动的路线C.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D.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达成共识答案C解析中共中央将大批人才、骨干派往苏区即农村革命根据地,反映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工人运动,排除A项;国民革命运动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材料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开展和国民党的斗争,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共中央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否达成共识,排除D项。4.(2019·黑龙江哈六中二模)下表为1920-1936年中国进口货物构成统计表(%)。据表可知()A.近代工业得到一定发展B.工业化抵制西方经济侵略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近代中国轻工业发展迅速答案A解析根据图表可知,1920年到1936年中国生产资料进口呈现增长趋势,而消费资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反映了此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引进西方设备及技术,生产不断发展,替代了部分进口消费资料,故A项正确。图表未能明确体现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C项;图表无法体现近代轻重工业发展状况,排除D项。5.(2017·全国卷Ⅲ)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喜字纱灯”“演奏钢琴曲”“着蓝袍黑褂”“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可知,当时上海的婚俗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故B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婚礼习俗的变化,无法体现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C项表述过于绝对;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受政府主导,故D项错误。6.(2019·天津高考)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答案C解析从材料“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可以看出,此时中共主张建立统一的国防政府,抗日民族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