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推动下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成立时间名称1955年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年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年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解析:材料涉及的是农产品和石油资源,这些经济组织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是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必要举措,故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此后即不断在生产领域扩展,C项错误;材料所列国际组织涉及的是单项生产合作,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D项错误。答案:B2.截至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1100万之多。2015年,美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排除通胀等其他因素,1990年至2013年,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发经济“滞胀”C.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D.美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解析: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1100万之多”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促进劳务的国际化,“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表明文凭较低的人群收入减少,社会精英阶层增长快,资源分配不平衡,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事实,排除。答案:C3.(2018·全国卷Ⅰ)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解析:图中数据变化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量剧增,认真观察图中变化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非洲国家数量增多,即第三世界壮大,故A项正确;欧共体成员增加和联合国成员国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和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4.(2018·湖南郴州市质检)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概况。以下对此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年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高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22%27%37%36%43%A.产业的适时升级换代是世界级课题B.中收入国家经济干预八十年代最强C.高收入国家已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D.低收入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解析:从表格中可知,20世纪后半期,高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中、低收入国家呈上升趋势,说明高收入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调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而低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所以产业的适时升级换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A正确;从表格中无法体现“国家干预最强”“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排除B、C;D的“普遍”不符合史实,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答案:A5.下面是一幅“中医”为当前国际金融债务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出()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推动者B.中国是世界金融风暴中的受益国C.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D.世界金融风暴对经济全球化毫无用处解析:漫画中中国正在为当前国际金融债务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体现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其余三项中“唯一”“受益”“毫无用处”的表述均有误,故C项正确。答案:C6.(2019·陕西汉中市高三质检)有的学者认为各国经济利益的相互交叉,使各国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敌对关系”“仆从关系”日益发展成为高度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世界进入和平共处的新时代。据材料可知,推动世界和平共处的力量是()A.生活习俗的现代化B.区域经济的集团化C.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解析:世界各国之间是高度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说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所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推动世界进入和平共处新时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