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初中学业考试复习·单元检测中国历史(三)(开卷考试;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选出的答案填入下列相应的表格内)1.19世纪中期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是A.夺取中国的茶、丝等物品B.要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C.控制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海关D.鸦片走私受到中国的抵制2.与维新变法运动有关的历史事件是①公车上书②武昌起义③同盟会成立④光绪帝发布变法诏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4.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洋务运动开始②武昌起义爆发③戊戌变法失败④中华民国诞生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②③④①5.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主要依据是A.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B.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6.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②1924年5月,在上海黄埔创办③孙中山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④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中原大战C.卢沟桥战役D.百团大战8.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为了A.中国共产党的利益B.国民党的利益C.张学良、杨虎城的利益D.中华民族的利益9.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A.大别山区B.陕甘宁解放区C.中原解放区D.晋冀鲁豫解放区10.视纪律重于生命的“最可爱的人”是A.黄继光B.邱少云C.杨根思D.罗盛教11.今天我国所要振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A.“一五”期间B.“二五”期间C.“三五”期间D.“七五”期间1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3.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贡献毕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是A.钱学森B.邓稼先C.杨振宁D.李政道14.导弹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现代战争武器,我国组建导弹部队的目的在于A.巩固中立地位B.进行核进攻C.走科技强军之路D.进行核反击15.“科教兴国”是党和国家实施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A.义务教育B.幼儿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17小题各12分,第18小题16分,第19小题15分,共55分。16.下图是一张创作于1920年的漫画。图中一个中国妇女正孤独地背靠着一根刻着“三从四德”(封建社会女子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石柱,而在风起云涌的世界进步潮流的冲击下,石柱正摇摇欲坠。请回答:(1)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2分)(2)该事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3)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作用?(6分)17.右面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1)找出南昌的地理位置,填上南昌。(4分)(2)找出井冈山根据地的地理位置,填上井冈山根据地。(4分)(3)用笔描出秋收起义队伍向井冈山进军的路线。(4分)18.阅读下列材料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某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请回答:(1)“两国”指哪两国?“总理”分别是谁?(4分)(2)文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哪一年首次提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7分)(3)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5分)19.阅读下列材料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新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