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题过关检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选CA项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项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D项与题意无关;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2.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④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材料表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①应选;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排除;③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客观事实,排除;我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才造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④正确。3.2018年8月11日至17日是拉萨“雪顿节”。“雪顿”在藏语中意为“酸奶宴”,“雪顿节”又称“酸奶节”。因首日哲蚌寺会展晒巨幅唐卡,也称“晒佛节”。如今,这个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节日延续了部分传统习俗,逐步演变为以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③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传统习俗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A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也没有体现传统习俗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③④不选;“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体现了①;“雪顿节”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②。4.地方志记述了某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近年来,我国各地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这是因为地方志()①具有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成果丰富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①不选,因为文学艺术具有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②错误,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各地重视地方志的编修是因为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地方志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③④正确。5.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连绵不断。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②因为基因单一,所以长存③一直都是强大的,引领世界文化④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错误;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③错误;①④正确,入选。6.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①箸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③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