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生物中考社会热点问题透视一、热点信息1地震与环境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东北的福岛发生9.0级大地震。1.结合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答抗震救灾中对伤员的救援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______系统的畅通,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2)某伤员李某被救时下肢动脉正在出血,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_____处用止血带止血。(3)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______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食用少量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持体内的______供给。(5)在伤者受横梁砖块所压处,血液所输送的______气和_______不能输送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所产生的_______等废物不能运出体外,因而会造成组织坏死。(6)肾衰竭的产生是由于血液流经肾单位时_______和_______的滤过作用发生严重障碍,导致血液中的废物大量聚集,肾脏无法正常工作。(7)刚被救出的人一般要立即点滴医用氯化钠,它的浓度是,因为这样的浓度和人体内的液体浓度一致,避免了输液时发生事故。(8)救援过程中,被困者要尽量少说话,保持平静,这主要是为了降低作用,从而降低体内的分解,保持体能。该生理过程主要在细胞的内进行。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A.自然流放到森林中B.转移到农家保护C.移入其它大熊猫基地D.移入裸子植物园3.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许多重伤员需要输血治疗,奉献一份爱心,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一位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有关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输血时血型不符能造成血液凝固4.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A.主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动脉5.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人民日报》于5月18日介绍了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见下图。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图A告诉我们,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2)依图B可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3)图C告知:疫情一旦发生,对发生疫情的区要采取强制措施,提高疫病免疫率。6.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向灾区调拨了大批防疫物资,抽取了大批卫生防疫人员实施灾后防疫,防疫专家们也特别提出了十大防疫注意事项,以防止“大灾过后必有大疫”。目前无聚集性病例发生。(1)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饮用水。一般情况下,水源污染最多的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大肠杆菌与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2)防疫专家指出,要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后要洗手,严防病从口入,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3)参加救援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卫生防疫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便使机体产生相应的,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7.汶川地震发生后两周,抢救被困人员生命的工作也渐渐接近尾声。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温家宝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强调要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据悉,地震造成的大批死亡畜禽会孳生大量病原微生物,这就为许多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控制疫情的发生,卫生部门抽调了许多防疫专业人士前往灾区。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①防疫人员向人员密集地区的生活用具和垃圾上喷洒药物,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②国家卫生部第一时间提供了上百万支传染病疫苗,免费给灾民注射,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③除了加强卫生防疫外,灾后的心理辅导也是非常必要的。假如你是心理辅导人员,你会如何帮助灾区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热点信息2冰雪灾害2011年冬天成为我国21年来最冷冬天。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