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概念:物体所含篭。2.性质: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质的瑚、瑚、瑚、无关。例如,被火箭送入太空、奔向月球的“嫦娥一号”卫星,其质量粨。3.单位及其换算:1t=�kg=�g=�mg。4.测量工具:�等。二、质量的测量1.托盘天平的使用:(1)闪记:使用方法“七字诀”。①放: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②平:将天平底座调至�;③移: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刻度线上;④调:调节�,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⑤称:�盘放置物体,�盘放置砝码(左物右码),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⑥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与称量标尺上的�之和;⑦整:取下物体和砝码,并把游码移至“0”刻度线上。(2)注意事项。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②加减砝码时,必须用�夹取。③天平和砝码应保持�、清洁”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1)作用:测量液体的�。(2)认:测量前要认清量筒和量杯的�和�。如图,量筒的量程是�mL,分度值是�mL。(3)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在�上。如图,读数正确的为�。量筒中水的体积是�。三、物质的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的�与该物质�的比。212.公式:�,可用�和�测量物质的密度。3.单位及换算:1g/cm3=�kg/m3。4.水的密度:�kg/m3,1m3水的质量是�。四、密度的测量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1)实验步骤:测量步骤①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体积为V1↓③把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二者总体积为V2↓④则固体的体积V=V2-V1.(2)固体密度的表达式:ρ=mV2-V1.(3)实验分析①如果所测固体形状是规则的,如正方体,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其边长,然后计算固体的体积。②上述顺序不可颠倒,因为如果先测量固体的体积,固体表面会沾有水,此时测量固体质量时,所测结果会有较大的偏差。③对于漂浮于水面上的物体,可用细铁丝压入水中,则对体积影响不大。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1)实验步骤:测量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③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2)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m1-m2V。(3)实验分析:如果先测出烧杯内液体的总质量,再测量烧杯中所有液体的体积,在把液体倒入量筒的过程中,烧杯内壁上会残留一部分液体,使得到测量体积变小,造成密度偏大。图5-1例1(2015·枣庄)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80A.20g,0.8×103kg/m3B.60g,0.8×103kg/m3C.60g,1.0×103kg/m3D.20g,1.0×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22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读图象可知,量杯的质量就是当液体体积为零时,纵轴上的示数;(2)用总质量减去量杯的质量,再利用公式ρ=mv可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1)读图及表格中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20g,这就是量杯的质量,m杯=20g;(2)读图可知,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质量m=80g-20g=60g,则液体的密度:ρ=60g60cm3=1g/cm3=1×103kg/m3.故选D.点评: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例2(2015·烟台)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綊(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1)因为铁和木头的质量以及体积都不确定,但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所以“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大;(2)水结冰时,状态发生变化,虽然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所以会出现冬天室外的水缸被“冻破”的现象;质量不变,体积增大,由ρ=mV知,密度变小答案:密度;变大;变小图5-2一、填空题1.(2014·南昌)如图所示,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甲、乙两种木块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2,它们的密度之比是臘。若把甲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