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知多少》活动设计(广州市展示课第一次集备)天河区石牌小学邱子鹰教学概述:《春节知多少》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新学期,你好》主题二的内容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春节的传统文化。本课主要通过营造、再现春节的节日气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和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体验春节生活的幸福和欢乐。教学背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是中国人眼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的春节文化。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喜欢过春节,但对春节的了解仅仅是表面的,不够深入。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开展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励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春节经历对学生们来说都不陌生,但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停留在春节吃喝玩乐的表层体验上,他们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民俗现象,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并没有深刻地了解。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注意到春节中还有不少人在劳动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收集资料、图片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2、通过小调查了解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职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春节照片、图片和视频中重温春节生活的欢快和喜悦,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2、在送祝福的实践活动中对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表达感谢之情。。过程与方法:尝试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春节的相关习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2、知道春节期间有很多人还在辛勤工作,学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人劳动的感谢之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搜集并了解有关春节的风俗习惯。2、准备春节食品、春节装饰品、春节动物灯谜和春节祝福语等资料。教学过程:一、知春节1、(视频)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嘻嘻哈哈过新年》,我们一起来欣赏。在歌曲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在歌声中我们仿佛来到了春节,春节是我们中华儿女最热闹、最喜庆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许多风俗习惯流传下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春节。(板书课题:春节知多少)2、今年的春节是几月几日?(课件出示:2011年日历表,动手查找农历春节)师小结:农历的新年是春节。农历新年在日历上的日子不固定,打概在一月底和二月初左右。不过只要你仔细看下面的农历日,那日子也是固定的——那就是“正月初一”。为了庆祝春节,人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准备,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花灯节,才算结束。不但同学们喜欢春节,有一位大家熟悉的朋友也喜欢春节,今天他来到我们身边要带我们进行春节之旅,看看是谁?(喜洋洋:同学们,大家好,现在,让我们一起乘坐宇宙飞船,开始我们的春节之旅吧。)二、说春节喜洋洋:同学们,坐好了,宇宙飞船准备起飞了:同学们,坐好了,宇宙飞船起飞了:现在我们到第一站:春节传说习俗屋。1、说一说:春节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们,有的同学用照相机把美好的时光留住,有的同学用画笔把它画下了,请和身边的同学分享:你最快乐的事情。(三位学生和大家一起分享照片:放鞭炮、逛花市、吃团圆饭、看舞狮)生1:这是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时拍的照片。新年里,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春联。我和小朋友在一起放鞭炮,看烟花,玩得可开心了。生2:同学们,这里是我的家,大年三十,亲人们相聚在一起吃团年饭,看春节晚会。照片上有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和爸爸妈妈,我们在一起好热闹啊。2、看一看:其实小朋友刚才和我们分享的都是我们过春节的习俗。过春节我们一般有这些习俗(课件出示,并根据刚才学生没有说到的学情随机解说一到两处)。贴春联、窗花、福字。(为了迎接新年,家家户户都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门上贴上春联、福字,窗户上贴上窗花,以求得新年的顺利、平安、福气。)吃团圆饭。(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吃团圆饭,可真幸福!)放烟花。(这个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烟花放起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