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七选五阅读第一节命题特点a体裁题材话题词数2011说明文人文社科父母应适时与孩子谈论钱财问题3192012说明文人文社科孩子抗压的四个步骤3162013说明文人文社科生意的类别和管理技巧2342014说明文人文社科如何让孩子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3052015说明文人文社科如何在遭受背叛和欺骗后重建信任310一、近五年全国1卷“阅读填空”(七选五阅读)文章特点二、命题意图《考试说明》中对该题命题目的的表述为“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这一题型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既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义、具体信息、主旨要义,又要能够把握全篇文脉和作者的谋篇布局,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选择正确选项。三、解题步骤1.通读全文和选项。七选五阅读填空通常采用议论文和说明文,而且写作脉络清晰,多采用“总——分——总”或者“总——分”的结构。每个段落通常又有主题句,因此比较容易发现文章的主旨。同时,七选五的答案选项较少,并且给出的都是句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句子的完整性或者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来判断该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另外,通过阅读选项,有可能找出跟其他选项表达完全不同意思的句子,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直接将该选项排除。2.解决送分选项。为了控制试题难度,文章通常设置2——3个容易选项,干扰性小。这些选项一般在第一次阅读就可以解决。这样排除了部分选项后,选择面缩小,后面的把握性就更高了。3.对比分析,解决较难选项。剩下几个较难的选项,需要认真对比分析。可以仔细研读空格所在的上下文,发现文章的关联信息,如一些表示转折的连词,but,however,yet,though,nevertheless等,另外还有一些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如and,also,aswellas,neither…nor,either…or,notonly...butalso,ononehand....ontheotherhand等。因为这些连词可以表现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的连词我们可以推知句子与句子之间不同的关系。4.复读检查,代入核对。在完成选项后,应该再次通读全文,检查文章内容是否完整,语义是否连贯合理、各段落内容是否紧扣主题。同时,再次把做题时的相近选项进行推断。对仍然模凌两可的选项,如果找不到十足的根据,就相信第一感觉,不随便更改。本书坚持“大道至简、能力与技巧并进”的原则,从六个方面训练同学们的解题技巧。每种技巧都在篇章中训练,保持真实的语篇语境。另外,本书的答案解析对全篇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内容进行最详尽的讲解,让同学们不再有疑难。作者在研做所有高考真题和近300篇模拟题后归纳的六个方面的技巧分别为:1.格式提示2.标题主旨3.承接上文4.引出下文5.承上启下6.并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