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练从“语言缺乏文采”到“文采斐然”写作技能提升【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病文展示诗意地生活①诗意地生活,或许在人们的印象中会是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当前人诗中所描绘的诗意生活远离我们,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时,诗意地生活真的远离我们了吗?②答案是否定的。不能隐居,更不能回到过去,我们照样可以诗意地生活。③诗意地生活,只需一本《归去来兮辞》。找一个安静的夜晚,当街上的喧嚣皆散去,缤纷耀眼的灯光熄灭后,点一盏灯,在柔和的光线下,一杯清茶,慢慢品读着陶潜所描绘的那闲适悠然的乡间生活,让千百年前的悠悠的山风,伴随着自己的精神,放飞到自己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远离那钢筋泥土的高楼大厦,远离都市生活的喧嚣嘈杂,让自己的心沉淀、沉淀,诗意的文字在流淌着,我们在书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④诗意地生活,只需一场足球比赛。下课铃一响,一天劳累的学习终于结束了,邀上同学,带上足球,尽情地在球场上爽一把。忘情地在球场上狂奔,任由汗水流过脸颊,打湿衣襟。奋不顾身地拼抢,断球铲球,任由杂草弄脏衣服,布满头发。无论输赢,出一身臭汗,倒在草地中,拿瓶冰爽可口的饮料直往口里灌,让它流遍体内的每一个部分。仰望着渐渐落下的红日,尽情地享受着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⑤诗意地生活,只需一曲古乐。戴上耳机,聆听着古典大师们的精髓灵魂。《高山流水》中,我们感受着伯牙子期那比流水更悠长的知音之情。《二泉映月》中,我们仿佛来到了那凄美月光下的太湖,感受着那揉合了一生的苦涩的扣人心弦的胡琴声。《渔舟唱晚》中,我们就像静坐在一艘小渔船上,看着夕阳落入染红的晚霞,快乐的渔夫拉着悠长的歌声,回荡在静如镜的湖面上。在乐符与旋律交织的世界里,聆听享受一番,不也是在诗意地生活着吗?⑥所以说,我们一样可以诗意地生活。考场得分:内容15+表达17+发展16=48分病文诊断①该文的开头应该说表意是明确的,能够表明考生的作文立意是比较准确的。但“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描述模糊。②照应上文,有问有答,领起下文。文章的主体部分③~⑤选取了生活中的三个片断——读书、踢球、听曲,表现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闹中取静,享受生活的诗意,非常精巧。③“让千百年前的悠悠的山风,伴随着自己的精神,放飞到自己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这个句子就显得有些别扭,“山风”与“放飞”搭配不好,“伴随着自己的精神”说法也很牵强,破坏了本想表达的诗意。④“踢球”一段,同样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添文采。⑤“听曲”一段,着重应再现经典名曲所建构的美妙世界,此处也应略加润色,主要是画面再现。《二泉映月》不是“胡琴声”。段末的反问句也有点生硬,破坏了整段的美感。建议删去。病文点评该文立意明确、切合题意,主体部分采用三个片断组合成文,结构清晰,属于比较典型的考场作文。主要文病是语言表述上缺乏文采,没有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美感不足。升级处方①压缩精简,打造“凤头”。考场作文的开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阅卷老师快速了解考生对作文命题的审读是否准确到位,以方便在内容上初步定档,形成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因此精练简短、表意明确的开头,远胜过拖沓冗长、繁琐堆砌的开篇。该文的开头立意明确,但是语言表达明显欠火候,还不能算是“闪亮登场”“精彩亮相”。可以选取几个古人诗意地生活的例子,构建一组整齐的排比句起笔,活用修辞,增添语言的美感,构成一个简洁明快、颇具文采的漂亮的开头。②文辞修饰,增添诗意。该文主体部分选材精巧,只是语言上还需认真打磨。③余韵绵长,收束得体。该文结尾部分只有一句话,平淡无奇,给人一种草草收兵的感觉。与文章整体营造的浓浓的诗意气氛不谐调。建议选择一组排比句替代,照应文章开头,紧扣中心,效果会更好。升格佳作诗意地生活世外桃源,别有洞天;梅妻鹤子,如仙人生;白鹿青崖,惬意诗仙……而今,这一切都已与岁月一起消逝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