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导语第一单元山水神韵赤壁赋怀特海说:受过教育的人最后展现的成果,就是高雅的风格。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已让人感悟到苏东坡面对如梦人生和早生华发的豪放旷达——他没有醉死梦生,一味沉沦,也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酒浇愁,而是“一樽还酹江月”,把对英雄周郎的“遥想”那一种豪放又悲愤的入世之慨,借一杯酒,化为寄情山水抱明月的出世旷达之心。而今,在这秋风横扫落叶的季节,在这天光闪亮的黄州,他又是一次漂亮的转身,一次成长中的成熟,成熟中的成长:以前的一切罪过,都只因自己锋芒毕露。再次的“蓦然回首”,使青涩的苹果霎时通体金黄——春光明媚,灿烂如夏,是豁达乐观,更寄寓满腔悲愤!听听那冷雨“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风雨中”,雨水汇聚了诗人的泪水,雨声在倾诉诗人的哀怨!诗人余光中以其对雨的独特感受,化雨成泪,在绵绵的季雨中,抒发了悠悠的乡愁,更表达了对祖国难以割舍的文化恋慕。此刻,我们才真正领略到了他是“用整个生命和修养”在听雨。那雨声,不仅打在地上、物上,更是打在我们心上。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怀,这情感或轻轻浅浅,或缠绵深重。无论何种都是独特而珍贵,而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听雨,听的是一份心境,人在画中,情在言外。当我们行走在人海中,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是否也迷失过自己?抑或也在寻找曾经失落的梦幻清影?再别康桥有一种情感叫感动。感动着美丽的夕阳、无声的落叶、澎湃的大海、浩瀚的沙漠甚至是孤独的旅人、颓然的背影甚至是屠力、鲜血还有腮边晶莹的泪珠、枝头盛开的花朵……也有一种经历叫离别。壮士壶中酒,故人杯上情,骚人墨客将这种情感凝成诗句,捻动你心底的琴弦,振颤着敏感的神经,道不尽的别离之苦——“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康桥”这个令徐志摩魂牵梦绕一生的秀丽圣殿、心灵港湾、精神故乡,在勾画着一幅流动的画面,在吟唱着一曲天籁之音,轻灵、柔美、含蓄、隽永,有依恋,有惜别,更有绵绵的感伤和哀愁……自读文本游褒禅山记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彩。先哲圣贤给我们馈留了无数华章美文、锦词绣句,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光耀千古。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醉心于田园之乐,《归园田居》成为“田园诗派”的扛鼎之作,于清新自然中感悟人生的大境界。一代书圣王羲之,在群贤毕至的兰亭集会中彰显出对荣辱毁誉的生命追问,一篇《兰亭集序》于高旷寥廓、生生不息的宇宙品类中演绎着深情与超迈。九百多年前,“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以其雄健峭拔之风独树一帜,写出了一篇篇震烁古今的优秀篇章——《游褒禅山记》。它以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为轴心,发幽微之思、阐深邃哲理,写游山观景之得,辨治学处事之理,明成就事业之道。成为游记性散文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