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20072007年高考语文卷年高考语文卷江苏江苏卷解析卷解析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A校对/校正角逐/钩心斗角参加/参差不齐B湖泊/淡泊铜臭/乳臭未干毒蛇/虚与委蛇C宝藏/矿藏呼吁/长吁短叹曾祖/曾经沧海D熨帖/熨烫着落/不着边际慰藉/声名狼藉答案:C◆解析◆(A校对jiàoduì/校正jiàozhènɡ角逐juézhú/钩心斗角gōuxīndòujiǎo参加cānjiā/参差不齐cēncībùqíB湖泊hú(pō)/淡泊dànbó铜臭tónxìu/ɡ乳臭未干rǔxìuwèiànɡ毒蛇dúshé/虚与委蛇xūyǔwěiyíC宝藏bǎozàng)高/矿藏kuàncáɡnɡ呼吁hūyù/长吁短叹chánxūduǎntànɡ曾祖zēnzǔ/ɡ曾经沧海cénjīncānhǎiDɡɡɡ熨帖yùtiē/熨烫着落zhuóluò/不着边际bùzhuóbiānjì慰藉wèijiè/声名狼藉shēngmínglángjí)A中第一组都读jiào,B中第二组都读xiù,D中第二组都读zhu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答案:B◆温馨提示◆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推波助澜,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答案:D◆温馨提示◆A中介词“通过”位置错误导致结构混乱,B搭配不当,“意识”与“提高”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可用介词“对”放到“进一步”前,或者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加“这”。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