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敌百——从“撤退和占领”看材料作文审题、议论方法使用和纳兰素材使用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天,我收到一封邮件,上面写道:“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并且强调:“这是《潜伏》里的台词,用来指导炒股真合适。我一直属于占领者,可悲啊!”看着他的文字,我想,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如此。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立意】•本次作文是文字材料,是一段生活感悟,作者有比较明确的感悟:“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然后通过事例来印证。这段文字有两对关键词,一对是“撤退”与“成功”,一对是“占领”与“失败”,材料也有明显的倾向性,学生应该抓住这两对关键词,写对“撤退”与“成功”或“占领”与“失败”的感悟,也可以就两方面辨证地写它们的关系,这都切合题意。如果只是抓住“成功”和“失败”来写不符合要求,属于偏离题意。•如何理解“撤退”与“占领”?•撤退可以理解为放弃、放手、迂回、退让、谦让、宽容,韬光养晦、养精蓄锐、暂避锋芒、以退为进;这是人生的智慧,也是成功的必需。占领可以理解为占有、贪得无厌、一味拥有等。•较好的命题和立意有:•1.退一步海阔天空;2.该放手时就放手;3.学会放弃;•4.撤退是一种智慧;5.撤退是成功的桥梁;6.正确面对“进”与“退”;7.以退为进,智莫大焉•偏离题意的有:1.论成功;2.成功与失败一、细读——划出关键语句这是材料作文审题的前提,反复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阅读,把握其大意,并要在能够帮助理解题意的关键语句上作标记。例一:(07年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题)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地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他的心。”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具有象征意义。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二、压缩——概括材料大意有时我们阅读材料作文的材料(特别是有些篇幅较长的材料)时,发现其内涵、中心并不集中体现在某个关键词语上,而是分散在某些言语中,这时便需要对材料进行压缩,压缩就是通过筛选、归纳等方式,找出主要信息,概括出材料主旨。例二:(06年高考全国卷甲卷)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三、联想——提炼中心论点有些材料,我们有时分不清哪里是关键词句,通过比较分析,压缩概括,也难以作出取舍,这种情况大多是没有吃透字面,领悟深意,因此,我们要透过字面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比喻或象征意义,以避免答题时犯就事论事的弊病。这就要求学生能依据材料进行阐发、联想、引申。例三:(06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星星雷抒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例四:根据材料《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联系生活实际的议论文。《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对于那些寓意性的材料,要善于借助联想,用生活、学习中的现象与材料中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类比点,以此来确定中心。类比的过程大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