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中师生的观念转变一、师的准确定位:创新加引导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者以后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讨论、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外可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1. 通过知识点情景创设,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对于未知的知识充满渴望、求知欲,但对于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感到乏味从而形成被动接受的情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具体知识点的情景再现,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阐释解读教科书上固有的知识,将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热爱。2. 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我们在政治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便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教科书上的很多知识理真但材料相对陈旧,此时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主动假设探索,创新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3.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满堂由教师反复的讲解,无形中会造成学生听课疲劳,听课质量下降。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来。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理解的方式来分析论证课本理论,然后教师通过对比指出个中不足,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教学内容。这样做,学生非但不会感到枯燥,相反,因为参与,让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一定程度上得到鼓1励,对学习的兴趣将大大提升。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1. 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