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 课件VIP免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 课件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 课件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 课件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 课件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 课件
高考专题辅导高考专题辅导文言文的断句讲稿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因为【考纲聚焦】 《考试大纲》规定:考生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其能力层级为 B 级。【考点阐释】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驾御这一题型。例 1 : 2008 年高考安徽卷 11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 1 )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译文:(我作为)刺史倘若了解百姓的疾苦却不去救助,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得罪宰相,也是心甘情愿的。 【解析】本句翻译不是很难,最容易出错的词是“幸”,在这句中作副词,是“本、正”的意思,觉得标准答案中的“倘若”,不如“本来”准确。“倘若”表示的是假设关系,从上下文看,不是假设,是事实。“虽”根据语境译为“即使”,“得罪”不是“得罪了别人”,而是“(自己)获罪”。( 2 )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译文: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去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接受诏令。【解析】“巨猾”与“罪细”结构不同,译为“特别奸猾狡诈的人”也可以,“乃”是“竟、竟然”的意思。“不问”不是“不过问”,应改是“不问罪”。“出”是“驱逐、放逐”的意思。“敢”是个表谦的词。例 1 : 2008 年高考安徽卷 11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 1 )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译文:(我作为)刺史倘若了解百姓的疾苦却不去救助,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得罪宰相,也是心甘情愿的。 【解析】本句翻译不是很难,最容易出错的词是“幸”,在这句中作副词,是“本、正”的意思,觉得标准答案中的“倘若”,不如“本来”准确。“倘若”表示的是假设关系,从上下文看,不是假设,是事实。“虽”根据语境译为“即使”,“得罪”不是“得罪了别人”,而是“(自己)获罪”。例 2 : 2008 年高考四川卷 11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l )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 ( 2 )使者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1 课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