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少啲电视啦 你行先 少看点电视 你先走 2 、设题方式 :1) 判断省略成份是否正确 2) 选出与题干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3) 选出句式相同的项 4) 通过翻译考查句式1 、考纲要求 :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B 级 )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一、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倒装。倒装类型: 1 )、宾语前置 2 )、主谓倒装 3 )、定语后置 4 )、状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动宾倒装)(介宾倒装)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 1 、“大王来何操?” 2 、“何以战?” 3 、沛公安在?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貫女,莫我肯顾。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 莫能御之 ) ( 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2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 不知句读,不解惑用“唯(惟)……是……”提宾 (唯利是图、惟命是从)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强调宾语。10 .( 06 年高考题 : )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A .君何以知燕王 B .夫子何哂由也C .夫晋,何厌之有 D .何故而至此(选 A ,此题考了介词宾语前置与动词宾语前置。)二、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于蓝取之,于蓝青以桑树之三、主谓倒装(强调谓语)。 ⑴ 甚矣,汝之不惠!( 2 )快哉此风!(《风赋》)四、定语后置( 1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 )马之千里者。( 3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以“之”或“者”作标志。①…… 者,………也②……者也。③……… 者,……。④……,……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二、判断句⑤ 无判断词,直接把两个名词放一起⑥…… 乃 / 即 / 则……也 ⑦…为……。( 1 )相如素贱人。( 2 )刘备天下枭雄。( 3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 )我为赵将。下列各句中,哪一句不是判断句( )A 、灭六国者六国也。 B 、梁父即楚将项燕C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D 、吾妻之美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