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语文》必修 31.4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目标 • 一、通过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三、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四、讨论小说中有关“旅店”的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一、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悖于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数】两课时。18 岁,如花之含苞待放,如鹰之初舒翅膀。丰硕的成果等待我们去培育,无穷的蓝天等待我们去翱翔。 18 岁,如八九点钟的太阳,知识在这里积累,责任在这里增长。谁荒废了这黄金的季节,谁注定受未来的忧伤。如果你有一盏阿拉丁神灯,可以在你十八岁时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你希望得到什么?……• 大家的要求五花八门,我相信当我们眺望成长时一定认为它们就是自己成长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同样走过十八岁的作家余华在回顾成长时他是怎么看的,是否会和我们有些相似呢?来看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1960 年出生,浙江海盐人。曾就职于海盐县文化馆和嘉兴市文联,现定居北京从事职业写作。 1983 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篇小说集《我胆小如鼠》,随笔集《灵魂饭》等多部。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挪威、日、韩等文在国外出版。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 20 世纪 90 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 100 部必读书。曾荣获意大利文学基金会颁发的 1998 年度格林扎纳 · 卡佛文学奖,以及澳大利亚詹姆斯· 乔伊斯基金会颁发的 2002 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 先锋实验小说• 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解读小说的情节结构• 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广阔、陌生的环境,涉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