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河 令 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考题 1【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回答本题时一要答出词中体现的心情,二要结合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答出作者的心情,首先要抓住有情感信息的词句,如“寂”“孤”“如何消夜永”;二要抓主人公的行为、情态等,如“伫听寒声”“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三要抓住意象意境,因为“一切景语即情语”,如“云深无雁影”;四要看注解,如“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考题 1【参考答案】 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消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考题 1 数 日 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野 望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两首诗都写秋景,流露出的情感有无异同?请简要分析。考题 2【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两首诗歌流露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异同点。紧扣内容,赵诗首句一“欺”字,秋风居然也欺负起生病的诗人来,本令人感到非常凄凉悲怆,何况它又洒满了荒芜的庭院。可是诗人却从中看到了另一面,第三句的“放”字,叶落林疏,远山顿现,不禁给人以惊喜。可是不知从哪儿飘来几朵白云,又使得它被遮住一半,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考题 2【解析】 用云来点染画面,既富诗情,又富画意。可见诗人的感情是有变化的,是悲喜交织、由悲而喜。翁诗所写内容有:遥远的天际,冷清的河湾,远近高低不同的无数山峰,自然的绿水,水中的青山。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此诗的意境:山区秋色之壮——天高湾清,层峦叠嶂;秋色之秀——青山映在碧水里,绿水绕着青山转,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考题 2【解析】 可见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诗人笔下的秋天全无一般诗人所描写的萧索之气。而且通过比较,从两首诗中所描写的意象,创设的意境,可归纳得出相同的情感。考题 2【参考答案】 感情的不同之处:赵诗所抒发的感情,由病体经受秋风、见到黄叶遍地而悲苦,到看见疏林秋山、白云飞来而振奋,再到见山峰被云遮蔽若隐若现而既欣喜又遗憾,感情是有变化的,是悲喜交织、由悲而喜; 翁诗自始至终都是以闲适的心态在欣赏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