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9 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0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 即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所创办的工业。一、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张謇 近代著名实业家 , 教育家。 (1853~1926 )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创办企业的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口号:实业救国。创办的事业:创办的事业:大生纱厂、博物苑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进一步发展,大战后收不抵支,负载累累,最后被吞并。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发展阶段阶段特征原因洋务运动到清末( 19 世纪 60 、 70 年代—— 20 世纪初期)一战期间1914 - 1918一战后到解放前1918 - 1949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萌芽进入“黄金时代”(短暂的春天)民族工业凋谢、萎缩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推动;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群众性的抵制洋货。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抵制洋货运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 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1902 年,二人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 1912 年,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六家。经过不断扩充,到 1922 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 12 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 1 / 3 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天津上海武汉杭州广州11 、时间短暂,过、时间短暂,过程曲折程曲折22 、、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33 、总体水平落后、总体水平落后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火车、 轮船、有线电报、电话照相、 电影、媒体、出版机构近代交通通讯社会习俗变化文化生活变迁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改礼节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 1 )轮船、火车等传入中国 19 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和火车,到 19 世纪晚期,轮船和火车才传到中国。 1897 年,英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称为淞沪铁路。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