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论语》十二章1.重点词语解释 (1)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发怒 (2)不亦君子..乎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真诚,诚实 (4)吾日三省.吾身 自我检查,反省 (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越过,超过 (6)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7)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 (8)人不堪.其忧 忍受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喜欢,爱好 (10)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 (11)逝者如斯.夫 这 (12)博学而笃.志 忠实,坚守 2.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3.一词多义 (1)乐回也不改其乐 快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喜欢,爱好 (2)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比得上逝者如斯夫 像 (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给可以为师矣 做 4.词类活用 (1)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2)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3)饭.疏食饮水 名词作动词,吃饭 5.文言虚词 (1)而 博学而.笃志 连词,表并列 (2)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学问和事业曲肱而枕之.代词,指胳膊 (3)于 于.我如浮云介词,对,对于 (4)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的人 6 .关键句子翻译(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答案: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 到这里 ) 来,不也快乐吗?(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答案: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答案: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答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7.划分朗读节奏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关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