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品味文学语言 词语方面的考点 1. 解释含蓄的具有语境义的词语。 2. 筛选合乎语境的词语; 3. 确认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4. 根据语境补充词语,分析表达效果; 5. 品析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和蕴含在词语中的作者的情感。 句子方面的考点: 6 .理解句子的含义; 7 .体味句子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8 .体悟关键句子所蕴含的哲理。 近几年温州词句理解题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3 分) —— 《母亲的诗》 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 (4 分 )• —— 《不落别处》 • 阅读第 (6) 段,从哪里看出土地的“坦然无忧” ? 并说说土地坦然无忧的原因。(4 分 )• —— 《乡村的泥土》• 阅读第 (5) 段,用原文句子回答画线句中。“我”一连串的翻书动作为什么如此细腻与温柔。 (3 分 )• —— 《惟有少年心》• 第( 9 )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 3 分)• —— 《老屋》 近几年温州语言赏析品味题• 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任选文中【 A 】或【 B 】处的加点词语加以品析。(2 分 ) —— 《不落别处》• 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 ! 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3分 ) —— 《乡村的泥土》 • 结合语境品析第 (7) 段中。“眉色飞舞”一词的妙处。(4 分 )• —— 《惟有少年心》• 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 7 )段描写父亲的【 A 】【 B 】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4分)• 【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品析:“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给予“我”的心灵抚慰。• —— 《老屋》 • 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一般为:• ① “ 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 ② 点出修辞内容及描绘的内容(或:表达的语境含义);• ③ 说出作用(以“情感”为主,包括性格、品质和主旨等)”。 •A 、从“修辞”的角度来答题 例如:1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朱自清《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把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